儒在苍生

<p>&nbsp;&nbsp;  梁漱溟先生不是书斋型的学究,亦非耽溺于玄理的空想家。不是书斋型的学究,故一生勤思不辍,虽神驰八极,而孜孜致力的是迫在眉睫的&#8220;中国问题&#8221;,一切心思围着它打转,积劳积慧;并非一味耽溺于玄理,故交游政学两界,奔走大地,期期于以身说法,身体力行,以裨益于&#8220;救国建国&#8221;。论学思,论行宜,二十世纪的激越幕景下,梁先生均为特立独行者。这不,事过境迁,晚年叙往,老先生以&#8220;过来人&#8221;的亲历亲闻,向后人展示了一幅幅真切的历史。细数源流,化绚烂为平淡;娓娓声中,将风云归于掌故。其所留于后人者,岂止是浩叹!其之启发遐思者,更且超越了具体时空。《吾曹不出如苍生何》,今春外研社重力推出的梁先生晚年口述,所予后辈读者的印象,正是这一苍茫画卷。</p> <p><br />  先说梁先生的学思。自青年以迄暮晚,梁先生从来不以学者自期,也从来不曾着意于建构什么体系性理论。以其着力最著之乡建理论和比较文化为例,均非&#8220;为赋新诗强作愁&#8221;。毋宁,世上有苦难,心中存问题,笔下生风云。在他看来,纸面上染苍染黄易,行动中践履理想难。因而,其所著文,有感而发,激越于时代,并希望有所进益于时代。当其时,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朋友,一言以蔽之,是一场&#8220;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8221;嘛!而且,一脉绵延,它至今人在途中,尚未最终水落石出呢!处此关节,自革命、君宪,到乡建、共和,而终归于宪政民主,梁先生的思绪随时代而流转,又独立于时代,时刻保持着对于时代的批判性反思,在予时代以开放性省思过程中,参与这个时代,并塑造着这个时代,而高自标立了一脉学统,也就是道统,而实际超前引领着这个时代。因此,才会中年立志,弃教职,奔乡村,自眼前的乡村建设谋长远之中国建设。才会有中年自觉,奔走于国、共之间,却绝不依附于任何势力。也才有后来突然爆发的&#8220;廷争面折&#8221;,而展现出一代儒生之凛然节操。说是&#8220;突然爆发&#8221;,可事后回视,因有半个多世纪的距离为凭,梳理脉络,其间之不期然实为有以然,更蕴藏着之所以然,早已是机理昭然!因此,举世滔滔之际,梁先生慨陈&#8220;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8221;,明为文化中国的始祖讨说法,实替当下众生要活法,昭示的还是缱绻于人生与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直道而已!</p> <p><br />  也就因此,据本书记载,梁先生在与友人的对谈中自述,其之教学,力避只在讲堂上传授知识,毋宁,&#8220;我做教师是要与青年为友,在人生的道路上与青年为友,就是相互帮助,走人生的道路&#8221;。后世之人,曾以&#8220;他独能生命化了孔子&#8221;为结,总述老人的师道,赞美其生命形态,可谓触摸到了老人家的心思,而全盘道出其忧思。其实,古往今来,但凡开宗立派的大贤大德,莫不如此,非以六经敲门的书蠹所能理会。循此理路,不难理解,为何梁先生向访谈者坦言,他对于一位先辈名士的评价不高,盖因他不是一个&#8220;投身到社会里头去&#8221;,&#8220;一个能够为苦难的局面来尽心尽力的人&#8221;。毋宁,至多是一介风月之中的旧式文人。与此相反,梁先生自述一家父子两代&#8220;都崇拜梁任公&#8221;,直认&#8220;救中国非梁启超不可&#8221;。夫子教训:&#8220;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言孙行&#8221;。可梁先生一生直声,不避刀锋,风骨嶙峋,真正是千万人吾往矣,则其臧否立现,自有源流存焉!进而言之,惺惺相惜,盖因他们同受儒门传统熏染,早将&#8220;天下己任&#8221;化为灵魂。故尔,观世变而怀不忍,悯苍生遂投袂奋起。仁智激荡之下,亦狷亦狂;儒释一体之中,遂心出处。而综观其生命形态,还是痴心希望于反躬自省中,一点一滴,践履一己的感悟,于改善社会与人生中,凭一己奔走感化大地。</p> <p><br />  再说梁先生的交游。梁先生自述早年醉心革命,参加同盟会,&#8220;玩了炸弹和手枪的把戏&#8221;。稍后倾心君宪,复又坚认唯有议会民主才能救国。失望之余,经过将近十年的长期精神危机,&#8220;穷元决疑&#8221;,暂安身心,由佛归儒,从此安身立命,&#8220;人生问题&#8221;遂有答案;三十五岁之后,学思渐熟,对于中国政治与宪政民主等一系列问题遂有定见,决心从事乡村建设,而于&#8220;中国问题&#8221;找到途径。循此思旅,梁先生的交游横跨政学,贯通长幼,连接朝野,所谓夫子之&#8220;急急惶惶&#8221;,约摸如此吧!</p> <p><br />  这里,有意思的倒不是那些大是大非的时代壮剧,而是梁先生所见证的人际交往的平常琐细,反倒更见人情之常,而略窥时代烙于人性之迹,令人一唱三叹。比如,青年梁漱溟撰&#8220;穷元决疑论&#8221;,一文既出,多方关注,梁任公居然携林宰平先生,以及长子思成等一行四人,屈驾梁宅,谈佛论理,一顷心愫。其实,梁先生的人生起步,概多得力于先辈的慧识。上述&#8220;穷元决疑论&#8221;发表后,梁先生倚文自荐,往访蔡元培先生。蔡先生慧眼识俊,当即邀聘25岁的梁漱溟任教北大,讲授印度哲学。于是,才有了后来的七年北大粉笔生涯,亲历&#8220;五四&#8221;,并埋伏了与&#8220;伟大领袖&#8221;超逾半个世纪的悲剧性交集。</p> <p><br />  说起与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交往,这部口述文献多有记载。如北大同事李大钊和陈独秀,后来的两位共产党创始者,均为不世出之人。可作为北大同事,却各逞其性,瑕誉互见。陈独秀一峰独秀,脾气大,爱骂人,&#8220;时常不太讲礼貌&#8221;,属于典型的血脉偾涨、口无遮拦、天不怕地不怕的皖籍文士。梁先生回忆,教授会上,作为文科学长的他常常当面责骂理科学长、法科学长,虽说以致于&#8220;大家都怕他&#8221;,可能,结果也都恨他吧?面对此等豪杰,连青年漱溟也&#8220;躲着他&#8221;呢!另一方面,李大钊看似平和,实则激烈,平时洵洵蔼蔼,属于未爆发的火山,一旦时潮激荡,心潮翻滚,血潮汹涌,顿时滔滔。梁公描述,&#8220;实际上这个人很激烈。他有时候领导着学生到街上去游行,那你看他就不同了,他像疯狂一样,很厉害。&#8221;至于高岗,曾经的&#8220;东北王&#8221;,一度驻镇关外,手拥重兵,自发货币。新政权甫立旬月,梁公往访东北,当即预感,&#8220;我以为这个事情不太好办&#8221;,或者说,&#8220;公必有祸矣&#8221;,却也未料到,此君后来奉调入京,竟然不久就一命呜呼了。这次第,留下几许悬疑,复添多少喟叹,而为大变革时代之诡谲彭湃,再加一则人身证据罢了。</p> <p><br />  当年国共争天下,属于&#8220;主义&#8221;之争讲不通,谁也不服谁,于是兵戎相见,拿盒子炮为&#8220;主义&#8221;张本,各展其力,各伸其理。因而,都还谨慎,都还谦虚,都还尽量笼络四方。这不,梁漱溟参与发起民盟,标立第三方,老蒋于是拉近乎,&#8220;漱溟兄&#8221;长&#8220;漱溟兄&#8221;短的,虚不虚不论,倒还有些旧风范。就像毛润之虽身居僻壤洞穴,而志在天下,同庚北大老人来访,也是&#8220;满面笑容&#8221;,辟头开口就是&#8220;您是老前辈啦?&#8221;。既在探路,亦示尊意,于家常里短中通达正题,通情达理嘛!哪像日后位尊九五之目空一切、蛮不讲理呢!这些细节,在晚年梁公道来,波澜不惊,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历史场景,可吾辈后人展卷惊心,就不免遐想联翩了。</p> <p><br />  总括来看,无论致思还是交游,一生一世,梁漱溟先生均秉救世之心,守独立精神,持悲悯情怀,以天下苍生为念,真所谓儒在苍生矣!由此,他的哲学与人生打成一片,知行合一,为我们演绎了一帧&#8220;最后的儒家&#8221;之绝世图景。所以季羡林先生喟言,&#8220;我佩服的人,文的是梁漱溟,武的是彭德怀。&#8221;本书既为梁先生晚年口述,则访者有心,幸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史料,万事遂如面前。编者用心,透过轻声慢语,重现百年时代风云。特别是书后附赠的光盘,节选了当年访谈录音,后世之人由此得以亲炙逝者心声,那遗世绝响遂成空谷足音。读者会心,重重往事心底过,万千兴衰在目前,则逝水年华原来都是人迹。除开本书,责任编辑吴浩君还一鼓作气刊行了梁先生的另一份晚年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早已洛阳纸贵。天下读书人一册在手,当感念吴君有心有志,出力出汗,功莫大焉!</p> <p><br />  末了顺说一句,两份梁先生晚年口述,均为美国汉学家艾恺(Guy Salvatore Alitto)先生笔录,而国人未有如此用力者。虽号复兴儒学,却赖汉学家有心费力,才为我们保存下如此珍贵的心迹,遂又令人于喟然百年世变之外,不得不再生一重感慨矣!</p> <p><br />  [ 许章润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复旦大学高等研究院、人民大学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兼职教授,北航高等研究院讲席教授。]</p> <p><br />  2011-6-10<br />&nbsp;</p> <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