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ory-body=""> <div> <div […]
每月存档:2011年6 月
台湾人的生存焦虑
只要台湾不面临武力统一的威胁,台湾人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成为“温水中的青蛙”,就可以利用现存的政治空间抗争。只是这抗争非常辛苦,需要韧劲也 需要智慧。但无论在何时何地,自由都不是免费的,为了保卫台湾的自由民主,台湾人为之付出代价是必须的。
六四前夕北京严密监控异见人士
<p>六四事件22周年前夕,北京涉及六四人士被加强控制,当局不淮鲍彤接受传媒访问。天安门母亲成员受 […]
北大校庆戒备森严 火炬接力百人喧腾
几位反右幸存者,当年博绳武(物理系十七岁)、纪增善(化学系十九岁)、俞庆水(地质地理系二十岁)是热血青年,为此而付出一生的惨重代价,如今耄耋之年,维权上访十六年来,求告无门,屡受打压。他们回首话当年,百感交集,义愤难平。
网络渐成中国弱势族群的电子香格里拉
<div><img src="http://media.voanews.com/i […]
马英九发表纪念“六四”事件声明
<div story-body=""> <div> <div […]
“天安门”6月3日重现维园 “六四”前夜香港气氛热烈
2011年6月3日夜,“六四”22周年纪念日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上22年来唯一每年举行全球最大规模“六四”纪念晚会的城市——香港,多处重要地点和繁华商业区中心有各民间团体和个人展开活动,悼念1989学运中于6月3日午夜到6月4日凌晨在军队血腥镇压中遇害的北京学生和市民,回顾22年来中国民众人权觉醒、民主奋斗的壮丽历程,提醒世人勿忘“六四”,继续为建设民主中国而努力。
我经历的1989-1990中美互动(B)
第二天,即我们“待命”的一天,斯考克罗夫特连续地拜会了中国的所有首脑,外交部长钱其琛,总理李鹏,总书记江泽民,最后是邓小平。直到这时,邓小平一方才亮出了底牌——拿钱放人。即,除了上述a.), b.), c.) 三点之外,同时还有“核心条件”:
d.)美国解除对中国的经济制裁,恢复贷款;
e.)美方邀请江泽民访美。
邓小平等遵循的则是这一古老行业的传统行规——不见贖不松票。
日本国家公务员减薪背后的攻防
在自然灾难面前,没有赢家。况且先于普通国家公务员,被认为是“政府代表”的国家领导人也遭遇减薪,且降幅更大。但劳资双方——代表国家的政府与公务员工会通过谈判谋求问题的解决,并以法律的形式规制、保障双方各自的权力和权利,这正是克服目前共同的困境,走向长久“双赢”的捷径。(本刊首发)
辛亥革命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超越
君主立宪的要义是约束君主的权力,君主不再处于国家政治生活的第一线,不再当权力要冲。这一点君宪体制下的君主一般都能接受,并没有多大障碍。问题在于当时中国的特殊性,也就是自恭亲王奕出任军机大臣和总理衙门大臣之后,为清廷皇族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先例:一大批皇族出身的人先后介入实际政治。他们在那之前享受着朝廷俸禄,但交换过来的条件是不得从政;恭亲王之后就不一样了,皇族子弟纷纷走出家门去从政,这就使君主立宪的实现无形中增加了极大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