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h4> 早就传说,中国官方宣传部门旗下有一批非正式工作人员,他们专门删除互联网中批评当局的跟贴、撰写力挺共产党的文章,因此被人贬称为"五毛党"。 <img src="http://www.dw-world.de/image/0,,5706243_4,00.jpg" alt="" align="right" border="0" /></h4></div> <p> </p><p>《法兰克福评论报》的文章说,看到2011年3月3日的中国党内机密文件后,人们才知道,"党如何指挥这个由网上非正式工作人员组成的巨大群体":</p> <p>"这些人的任务是在互联网上制造全民支持党领导的印象。北京市委发出了一份文件,名为《关于建立互联网评论员制度的指示》。文件说,\’为了巩固党的 领导,有必要在互联网的公众舆论导向问题上掌握主动\’。为此,政府需要建立评论员制度,\’在互联网上形成主导舆论的地位\’。从县级开始,各级政府都要建立 自己的团队。如此看来,全国想必有四千多个团队,约有几十万工作人员。</p> <p>"至于\’五毛党\’每写一条跟贴是否得到五毛钱,从这份文件还看不出来。但是,党指示各地政府,要提供充足经费,在发生群众抗争等关键时刻\’投入全市 资源,以此主导公众舆论\’。在互联网之外,非正式工作人员也应成为\’信息员和监督员\’,找出大中学校、企业、居民区和村庄内持不同看法的人员并上报,文件 指示,\’必须强化日常监督\’。</p> <p>在清除互联网中真正的公众舆论方面,党能取得多大成功,很成问题。为了保障自己独一无二的权力,政府决定把这一最为有效的封锁措施首先用于军队:完全禁止二百万中国士兵和数十万武警使用互联网。"</p> <p><strong>微软的一笔好生意</strong></p> <p>《南德意志报》注意到有关中国互联网的一条新消息:根据中国搜索引擎百度与美国微软公司达成的协议,百度用户将可以浏览微软搜索引擎"必应"的搜索结果,但是这些搜索结果很可能经过中国政府检查。该报问道: "对于一家西方企业来说,难道一笔好生意比人权更重要吗?"</p> <p>"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一步对微软极其重要:约有四亿七千万中国人使用互联网,人数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百度在中国互联网搜索中占有80%以上 的比例,而外国公司至今无法在中国立足。但是象西方其它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一样,微软也知道,它在中国必须服从国家检查的规定。在中国,输入\’天安门\’、 \’达赖喇嘛\’或\’法轮功\’等关键词,都得不到搜索结果。用百度必应搜索想必也是这样。</p> <p>"微软公司有史以来就一直避免批评中国国家的新闻检查政策。2006年,这家企业不得不承认,它在中文版上封闭了对\’民主\’和\’自由\’等词语的搜 索。2010年,比尔盖茨批评谷歌撤出中国的行动。他说,中国的检查措施\’很有限\’,很容易回避检查。所以,他认为,\’保持那里的互联网兴旺发展很重要 \’。人权人士批评他这样的言行很虚伪。"</p> <p>编译:汇文</p> <p>责编:乐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