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办公室</p> <p>2011年10月1日</p> <p>简报</p> <p><strong>美国在联合国</strong><strong>人权理事</strong><strong>会</strong><strong>第</strong><strong>18</strong><strong>次会议期间</strong><strong>取得的重要成就</strong></p> <p>2011年9月30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Human Rights Council)第十八次会议在日内瓦结束。这是美国自2009年9月加入人权理事会以来参加的第七次定期会议。虽然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尤其是终止理事 会对以色列的过度关注——但迄今为止美国的参与已使得人权理事会作为促进和保护人权的多边论坛的工作显著改善。这些成就包括:在言论自由、集会自由、防止 歧视妇女、保障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和跨性别者(LGBT)人权、宗教宽容等议题上通过了多项开拓性决议,并且针对科特迪瓦、利比亚、伊朗和叙利亚建立了监 测机制。在本次会议上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p> <p><strong>苏丹</strong>:美国与非洲集团(Africa Group)共同努力,推动达成一项共识决议:延长负责监视苏丹人权状况的独立专家的任期一年,表达国际社会对南科尔多凡省(Southern Kordofan)和青尼罗省(Blue Nile)人道主义局势的关注,并呼吁各方立即结束暴力和停止冲突。美国在会议期间经常强调我们的主要观点:我们对不断收到的侵犯人权的报告深表关切,其 中包括法外杀人和不受惩罚地使用其他暴力、任意逮捕和拘留新闻记者及限制集会自由。在南科尔多凡省和青尼罗省——有可信的指控表明有关方面在这两个省犯下 了战争罪行和反人类罪行——美国将继续支持进行一项独立的、具有公信力的调查,把犯有这些罪行的人绳之以法。</p> <p><strong>南苏丹</strong>:美国与南苏丹和非洲集团共同推动达成一项共识决议,欢迎南苏丹成为一个新的国家和联合国会员国,还欢迎南苏丹政府作出加强全国人权机制的承诺。该决议呼吁南苏丹政府加强与在南苏丹的联合国人权问题使团的现有合作,而且还邀请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公署(<strong>Office</strong> of the<strong> </strong><strong>UN High Commissioner</strong><strong> </strong>for<strong> </strong><strong>Human</strong><strong> </strong>Rights)协助新政府开展工作。</p> <p><strong>利比亚</strong>:美国与摩洛哥、利比亚和其他国家紧密合作,推动达成一项共识决议,建议联合国大会解除利比亚参加人权理事会的禁令。该决议 还欢迎利比亚新政府作出的履行国际人权法义务及实行与国际人权机构合作的承诺,其中包括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公署以及与国际调查委员会 (Commission of Inquiry)实行合作,后者是由人权理事会在2011年2月举行的利比亚问题特别会议上设立的。</p> <p><strong>也门</strong>:美国与也门代表团、荷兰代表团及其他代表团共同推动达成一项共识决议:要求迅速实现由海湾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制定的计划中所概述的政治过渡和移交权力,并谴责在也门继续发生的侵犯人权的行为。该决议注意到也门政府宣布要展开透明与独立的调查,按 其承担的国际义务行事。该决议还呼吁也门政府和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建立<a name="_GoBack"></a>在人权领域进行对话与合作的框架。</p> <p><strong>叙利亚</strong>:美国在关于叙利亚的互动对话中,对于根据2011年8月举行的叙利亚问题特别会议上规定设立的国际调查委员会的迅速组成表 示欢迎。美国政府呼吁叙利亚当局允许该调查委员会、国际人道主义机构和国际新闻媒体不受限制地报道叙利亚境内令人震惊的状况。美国要求阿萨德政权下台并立 即停止对叙利亚人民的杀害和酷刑折磨。</p> <p><strong>以色列</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巴勒斯坦问题:</strong>美国继续认为,对以色列的过度关注削弱了人权理事会的可信性和有效性。美国继续强烈反对与以色列相关的常设议程项目,这是唯一针对一个国家的常设议程项目。在本届会议上没有就以色列议程项目通过任何决议。</p> <p><strong>打击种族主义:</strong>美国与巴西共同提出一项共识决议,敦促各国打击种族主义和加强民主。美国承诺与我国的全球合作伙伴在打击种族主义和 种族歧视的斗争中展开双边和多边努力。美国还确认宽容与和解的重要性,特别把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当作努力促进更加公正、宽容、平等的社会的光辉典范。</p><div style="overflow: hidden; color: #000000; text-decoration: none; border: medium none;"><br />Read more: <a style="color: #003399;" href="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texttrans/2011/10/20111003144442×0.3786541.html#ixzz1ZsA5pPK3">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texttrans/2011/10/20111003144442×0.3786541.html#ixzz1ZsA5pPK3</a></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