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给亚洲企业带来的深刻影响

<span class="Apple-style-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div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right: 0px; margin-bottom: 0px; margin-left: 0px; float: left; width: 28px; color: #c74b15;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border-top-style: solid; border-right-style: solid; border-bottom-style: solid; border-left-style: solid; border-top-color: #000000; border-right-color: #000000; border-bottom-color: #000000; border-left-color: #000000; padding-top: 0px;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left: 0px; line-height: 39px; font-size: 28px; ">史</div>蒂夫&#8226;乔布斯(Steve Jobs)很少访问亚洲,但他的决定不仅改变了人们购买的产品,也改变了整个亚洲地区科技业的形态。<img src="/EditBackyard/EditorData/Photo/2011/Oct/1092011images1.jpg" width="242" height="208" vspace="8" hspace="8" align="right" alt="" /><br /><br />周四上午(亚洲时间)乔布斯去世之后,中国、日本、韩国和台湾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纷纷致哀,主要反映了乔布斯作为产品创新者所做出的成就。<br /><br /></span><div><span class="Apple-style-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但也有一些企业高管指出乔布斯和苹果公司(Apple Inc.)对电子产品制造的影响以及乔布斯给电子产品带来的提升。通过在亚洲雇用越来越多的企业为苹果公司制造产品,苹果在这一地区创造了大量工作机会,也提升了成为苹果合作伙伴的那些原本并不知名的企业的命运。通过关注简单便捷的设计,乔布斯启发了零售业和汽车制造业等众多行业的公司,让这些公司也同样致力于此。今年初接受采访时,时任现代汽车公司(Hyundai Motor Co.)首席执行长(CEO)的Steve Yang(已于上周请辞)将该公司对设计和品牌建设的关注归功于苹果公司。</span></div><div>&nbsp;</div><div>&nbsp;<div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div><span class="Apple-style-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通过打破手机服务提供商对内容的牢牢控制,乔布斯为亚洲和世界其它地区的软件开发商打开了一扇大门,让开发商可以直接接触消费者。<br /><br />首尔的一位软件工程师Ryu Jung-won说,对我们软件开发人员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开发出一款优秀的应用程序,越来越多的用户能用上这款程序。Ryu Jung-won开发了智能手机使用的韩国地图。<br /><br />周四,亚洲股市普涨,在此背景下,亚洲各地的投资者推高了好几家知名电子品公司的股价,因为分析师普遍将苹果公司描述成亚洲科技公司的竞争者而非施益者。<br /><br />就像今年8月乔布斯请辞苹果公司CEO一职时的市场情况一样,一些分析师推测,失去了乔布斯的苹果可能不会像以前那样成功,这为亚洲企业创造了机会,尤其是在手机市场。比如。台湾手机制造商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HTC Corp.,简称:宏达国际)的股价就上涨了1.6%。宏达国际一直身陷与苹果公司的专利纠纷。</span></div><div>&nbsp;</div><div>&nbsp;<div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div><span class="Apple-style-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汇丰(HSBC)分析师赖惠娟(Jenny Lai)说,乔布斯的去世给苹果未来的创新增加了不确定性。最大的问题在于苹果能否继续满足消费者的高期望。<br /><br />更多的公司则受益于苹果在引领制造业脱离公司自有工厂方面的前沿地位,这种转移在过去十年成为亚洲科技领域的突出特点。<br /><br />1985年至1997年,乔布斯离开苹果的那些年间,苹果向亚洲制造业伙伴进行了第一批转移。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宏?公司(Acer Inc.)为苹果组装笔记本电脑及Newton掌上电脑,后者是如今的iPhone和iPad的前身。<br /><br />但在乔布斯回归后,苹果加大了对亚洲的代工制造和元件供应商的押注。1999年,苹果投资1亿美元帮助三星电子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 Co.)建立了一座液晶显示器工厂,当时这种平板显示器即将成为台式电脑的主流显示器。后来苹果还与三星及另一家韩国公司海力士半导体(Hynix Semiconductor Inc.)在建立新的记忆芯片工厂方面进行了类似的前期投资。<br /><br />三星首席执行长崔志成(Choi Gee-sung)在一份声明中说,苹果董事长乔布斯为信息科技行业带来了不计其数的革命性变革,是一名杰出的企业家;全世界都将永远铭记他的创新精神和卓越成就。<br /><br />2002年,苹果在中国深圳建立了一个采购中心,用于管理当时该地区的一个广泛供应链,台湾的公司负责制造其绝大多数产品: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Quanta Computer Inc.)制造笔记本,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制造台式机,英业达公司(Inventec)制造当时最新的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span></div><div>&nbsp;</div><div><span class="Apple-style-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如今,鸿海精密(商标名称为富士康)是苹果在亚洲最大的代工厂商,也是亚洲最大的企业之一。在致乔布斯的悼词中,富士康说,全球电子产业因乔布斯的诸多贡献而变得更好,他让科技变得美好、易于理解,最重要的是,他让各个阶层的人都能亲身体验科技。<br /><br />但有人对业务的延续性提出质疑。亚洲元件制造商依赖于iPhone和iPad平板电脑等苹果产品的销售,这些产品提振了对他们制造的记忆芯片、平板显示器和触摸屏等元件的需求。<br /><br />但赖惠娟说,台湾的供应商在短期内不会受到影响,因为苹果已经制定了至少一年的产品路线图。<br /><br />日本索尼公司(Sony Corp.)董事长、首席执行长及总裁斯特林格(Howard Stringer)说,数字时代失去了一位领军人物,但乔布斯的改革与创新精神将激励未来几代的梦想者与思想家。</span>&nbsp;</div><div>&nbs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