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em>按:本文为作者在“近代史研讨会”上的发言。2011年10月8号—11号,由杨帆、张木生、李伟东组织发起,建川博物馆、共识网共同主办,水泥协会协办的“中国近代史研讨会”在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的建川博物馆举行,秦晖、徐友渔、萧功秦、曹锦清、祝东力、黄纪苏、刘仰等十多位京沪学者与会,讨论内容包括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帝制中国与近代社会,告别革命史学,从权力斗争说和社会冲突说认识文革,当前的社会思潮,回归新民主主义等多个议题。<br /></em></div><p> 陈永苗:我来之前就准备了讲稿,谈民国时候跟基督教的关系,我当时谈了三点,一点是整个辛亥革命甚至民国奠基是一个新教式的革命,民国的革命和原来的传统文化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是一个重新的开天辟地的东西,民国的奠基实际是取决于原来的革命行动,是来推翻的行动,所以像美国那样的奠基是建立在革命权之上,不是原来传统文化上或者原来晚清的帝国之上。高全喜写了一篇文章是《论清帝逊位书》,他本来强调得很重要。回国民国史来看,那个好像只为了给袁世凯后面提供了一个正当性说明。但是在一个真正精神上或者大家讨论的时候从来没有讨论过这个文本的重要性。民国可能还不是跟晚清帝国有一个继承关系,它还是崭新生出来的东西。民国想问题的对秦制以来的官僚制度的改造,就是想对那个体制进行精神改造,所以我说它是一个比较新教式的东西。</p><p> 重读孙中山,孙中山的辛亥革命里确实对基督教比较关心,孙中山自己本身说他的革命精神得益于耶稣精神,孙中山或者辛亥革命在发动的时候和教会关系是非常大的,教会就是他革命的堡垒,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p><p> 第二,在民国的时候基督教已经是一个准国教了,例如在一个乡绅的统治方面就是公民社会重建,几乎在一个县城里,教堂已经渗透进去了,而且已经夺取了乡绅的部分的统治权,所以为什么各种教案都不是在城里大儒打基督教,都是在乡下的这些乡绅为了抢精神统治权,最后发生冲击,掀起了精神战争,搞精神运动。</p><p> 另外,民国基本上高官里70%以上是基督徒。蒋介石是基督徒,这个故事当然很多,但是还有一个事情,在民国里凡是右派的都是基督徒。如果说他带有了左翼色彩的反基督教的,最后都向共产党靠拢了,变成了这样一个过程。我主要想说民国基本上可能是一个政治基督教,而且在民国,基督教在民国统治里是一个准国教或者是对政治影响非常大的,就像今天台湾一样。</p><p> 第三,把美国作为一个镜子来看,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我觉得整个20世纪的中华民国是想再建一个新美国,从它的革命精神和各个方面来说都是在模仿美国,而且美国跟中国关系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华民国,对蒋介石的扶持,美国是这样的国家,你这个国家跟我一样我就帮助你,跟我不一样的我就压抑打击你,我觉得在美国系里,跟美国的关系里可以看到中华民国和基督教之间有一个非常亲密的关系。</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