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困境中的欧洲

欧洲最近的烦心事不只一件,却都从各个角度体现着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发展:希腊民众抗议政府财政紧缩政策引发暴力冲突;葡萄牙紧接着爆发了全国大罢工;欧盟对各国航空公司征收“碳排放”税一事也引发广泛争议。在这种背景下,欧盟又推迟了原定于10月25日在天津举办的中欧峰会。《卡内基中国透视》走访了欧洲与中国的多家研究机构,结合所见所闻,对与中欧关系总体走势相关的几个常见观点进行分析、点评。

中国高铁“急刹车”

中国曾经狠踩油门、启动了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铁路发展计划。如今,它以同样大的力度狠踩下了高铁投资的刹车。

突然暂停投资之举令整个铁路系统遭受重创,工人们领不到工资,大批重型机械闲置一旁,高铁计划被推迟,而这些计划原本希望承载中国的未来。

心灵救赎和政治解放——读张敏《走向开端》书稿

这是一位基督徒的世界性漫游,寻觅和得道经历。 这个历程中有三国、两岸的全球选择。这些国家就是中国母国,俄罗斯和美国(含加拿大)。我们从张敏的人生路线图找到一种定位:政治的反抗和宗教的皈依。这两者的关系,困扰这三个国家百年以上。其中解决之之最好典范,就是美国。美国的宗教和政治集合与分梳导致其社会、个人各司其职,各领救界而顺畅发展。俄罗斯,则不同。张敏虽然受启与斯,却不能拿之与美国相比。(本刊首发)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书评

中俄两国投票反对制裁叙利亚决议的动机

制裁决议叙利亚决议无法通过正中中共下怀,因为中共知道,根据目前叙利亚的情况,尽管叙利亚出现反对力量,但假如没有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支持,现在的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只要能团结一致,控制好军队和警察,民众是奈何不了它的。而俄罗斯普梅的考虑是。如果在制裁叙利亚的安理会上投反对票决议通不过,那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就无法像支持利比亚反对派一样支持叙利亚的反对派,世界民主化多多少少也会受阻,如果这一步成功,俄罗斯人民继续受他们二人摆布的胜算就大。

“孔子和平奖”闹剧收场

我想我们大家把这个东西当作一个笑话看,但是看完这个笑话以后,我们不能不感觉到非常痛心。我们一个五千年的文化,又经过五四以后几十年吸收了西方文化,在30年代、40年代的时候,无论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研究,都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到今天会堕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这是真的不能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