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使馆空气监测结果疑被噤声

<div><img src="http://www.chinese.rfi.fr/sites/chinese.filesrfi/imagecache/rfi_43_large/sites/images.rfi.fr/files/aef_image/Pollution%20P%C3%A9kin%2027%20nov%202011%201%20OK%20phares%20%C3%A0%203%20h%20de%20l%27apr%C3%A8s%20midi_0.jpg" alt="北京2011年11月27日下午三点" title="北京2011年11月27日下午三点" width="344" align="right" height="257" /> <div style="width:344px"> <div>北京2011年11月27日下午三点 <div>法广St&#233;phane Lagarde</div> </div> </div> </div> </div> 作者 <a href="http://www.chinese.rfi.fr/auteur/%E5%87%AF%E6%96%87">凯文</a> </div> <p>进入12月份后,北京空气污染状况愈演愈烈。12月4日,美国驻华使馆的空气监测设备pm2.5浓度&#8220;爆表&#8221;,引发大陆媒体热议。 次日,北京遭遇严重雾霾天气,数百航班无法起降被迫取消。12月6日,美国使馆的相关Twitter账户停止发布信息,有大陆记者透露,相关信息也不会再 出现在媒体上。有迹象显示高层宣传禁令已经到达。</p> </h2> <p>12月4日,美国驻华使馆的空气监测设备显示,当天傍晚7点钟,pm2.5数值达到522微克/立方米,超过&#8220;空气质量指数&#8221;(AQI)最高换算标准500,被称为&#8220;爆表&#8221;。这一消息引起大陆媒体极大关注,次日的严重雾霾天气也被普遍视为pm2.5污染的结果。</p> <p>然而,从12月6日下午4点钟起,美国使馆在Twitter上的相关账户&#8220;@BeijingAir&#8221;停止更新有效信息,虽然维持每小时更新一次的频率,但PM2.5一栏始终显示&#8220;no data(没有数据)&#8221;,此前最后一次更新的数值是201(下午3点)。</p> <p>当天夜间零点20分,@beijingAir公布:在过去24小时内PM2.5平均值为219.6。但随后继续保持有效信息沉默。</p> <p>有网民称,&#8220;没有数据&#8221;可能是因为仪器故障导致监测中断。经检索,美国使馆此前的确出现过类似情况,但通常在一两个小时后恢复更新。连续中断11个小时(截止发稿时止)的情况近期还没有出现过。</p> <p>与此同时,12月6日下午有大陆媒体人在微博上委婉地表示&#8220;现在安全了,媒体上不会再看到美国使馆的PM2.5数据了&#8221;,并不无讽刺地称&#8220;领导真关心我们,感动&#8221;。</p> <p>这一表态引发众多猜测,有留言猜测中宣部在这个问题上传达了禁令,但这一猜测没有得到该媒体人及其他信息来源的证实。</p> <p>面对恶劣天气,北京市民纷纷准备防护用品。大陆媒体称,来自淘宝商城的数据显示,12月4日当天就卖出3万多只口罩,相比前两周平均销量翻了3倍,其中有2万多只是被北京地区用户买走。</p> 作为对比,一个名为Aphekom的研究项目在网站上公布了欧洲26个城市的pm2.5监测结果,其中成绩最好的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pm2.5 指数为9.4,最差的是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为38.2。法国参与监测的城市分别为巴黎(16.4)里昂(16.5)、马赛(18.5)、斯特拉斯堡 (16.6)、波尔多(15.7)、图卢斯(14.2)、里尔(16.6)、勒阿弗尔(14.5)和鲁昂(15.3)。当年的&#8220;雾都&#8221;伦敦也仅有 13.1,甚至好于所有法国城市。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