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em><strong>一個世紀前的港大校歌,與今日許冠傑的百年校慶歌曲相呼應,唱出不滅的理想。 </strong></em></div><div>——————————————————————————–</div><div> </div><div><em>周光蓁,香港大學中國音樂史博士、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香港電台節目顧問、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現任《南華早報》資深作家。著有《中央樂團史 1956-1996》(香港三聯書店二零零九年出版)。</em></div><div> </div><div></div><div>二零一一年作為辛亥革命百年,也是堪稱亞洲第一的香港大學百歲校慶,本以為歡慶氣氛可期,怎料在大、小氣候左右之下,把原來的節慶歡騰罩上一層烏氣,有如骨鯁在喉,但卻揮之不去。</div><div> </div><div></div><div>辛亥和港大百年並非偶然,而是有極其微妙且千絲萬縷的關係。孫中山先生既是革命旗手,又是港大前身、香港西醫學院舊生,註定了港大以至香港在中國近代史上的特殊地位,我等作為港大人亦為此歷史傳統而引以為傲。正是這個百年光環,解釋了為甚麼中國副總理李克強出席校慶以及警方採取嚴苛保衛措施所引發的巨大爭議,成為所謂「八一八事件」,校長徐立之不再續約,這是任何人都始料不及的。</div><div> </div><div></div><div>十二月十八日港大百週年校慶晚宴,五千多校友濟濟一堂,由於地點乃灣仔會展中心,而非港大校園,保安嚴密與否不再成為問題。加上臨近歲末,不少歷屆海外高齡校友專程赴會,歡笑聲此起彼落。沒有國家領導人出席,港大人回復主人翁的身份,舉行校慶活動。</div><div> </div><div></div><div>個人最為感觸的,是活動開始時播放的三段錄像,將港大百年超時空轉移往返,而達至古今兩端緊接呼應的,是兩首相隔一百年的音樂。</div><div></div><div> </div><div>首先出場的,是創作於一個世紀前的港大校歌,為大學及本部大樓於一九一二年三月十一日啟用時作奉獻首演。作曲為其時中環聖約翰座堂風琴師Denman Fuller,而以拉丁文作詞的是時任署理輔政司(即現稱政務司)的金文泰(Cecil Clementi)。金氏是出身牛津大學的中國通,參與了港大成立時部分文獻捐贈和籌款。他在一九二五年出任第十七任港督的五年期間最為載入史冊的,是啟德機場的啟用。</div><div> </div><div></div><div>從金文泰為校歌所寫的四段歌詞可以看到二十世紀初興辦大學的理念和追求,例如對無垠現代知識(尤其是科學)的探索以及自西向東的傳播。最有意思的是最後一句:「願主祝福從東方閃耀出的智慧新光!」足見金氏對東方文化的熱忱。</div><div> </div><div></div><div>據港大人文學院院長蔡寬量教授介紹,校歌在抗日戰爭後漸漸失傳,發黃的樂譜只瑟縮博物館某角落,無人問津。為尊重歷史,百年校慶籌備成員決定給老校歌重登大雅之堂。為此請來本校音樂系主任陳慶恩博士為九頁樂譜作整理,除了沿用原來的四部合唱外,更為音樂配器。在校慶上演奏的,是由葉詠詩指揮香港小交響樂團二零一一年五月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錄音的短篇版本。有興趣者可登上Youtube之100HKU, 12:30開始。</div><div> </div><div></div><div>據陳慶恩博士介紹,校歌的風格是典型的英式聖詠,而和聲則夾雜零碎像布拉姆斯等浪漫派的印記。至於聲樂部分則採用原來的男女四部合唱,為此請來堪稱本地學生合唱翹楚——男女拔萃書院,聯同港大學生會合唱團以原拉丁文獻唱。順帶一提,孫中山先生中學生時期曾入讀時稱為「香港拔萃書室」,合唱由拔萃、港大等學孫們領唱實在最合適不過,更何況陳慶恩亦為「男拔」舊生。他如此憶述校歌「重生」經過:「年初時收到任務,馬上埋頭苦幹,兩星期把樂譜完成,一月下旬把總譜、分譜送到小交響樂團和各合唱團。之後我、葉詠詩、蔡寬量聽過合唱由鋼琴伴奏兩次排練。到五月和樂隊首次聯排,之後便錄音。我們錄了兩個版本,一長一短,短的校慶當天用了。至於長的版本,部分用在由羅啟銳和張婉婷拍攝的短片裏,展示穿越港大百年(可參看同上片段,19:30開始)。全曲則留待將來畢業典禮或其他官方禮儀場合播放」。</div><div> </div><div></div><div>著名編劇、導演羅啟銳和張婉婷乃七十年代港大校友,現為駐校藝術家。同樣是七十年代港大人的是號稱「歌神」的許冠傑,更為百歲母校傾心譜寫新作品《明我以德》,由八十年代港大人的林夕作詞、九十年代的周博賢編曲(可參看同上片段,40:08開始)。音樂是典型的許氏風格,簡單的引子,帶進旋律優美的主部,然後反覆重唱。短短的三段簡煉歌詞,其中蘊藏不少建校百年後今天的現實意義。例如,「時代在變,未變的是我的根」、「無論長夜再深,持續發光發熱」等。辛亥百年已過,我們還處可能更深的「長夜」嗎?</div><div> </div><div></div><div>最為發人深省的是全曲不斷重唱的這句:「風大浪急不改我校訓」。究竟有甚麼「風浪」可能會威脅「明德格物」百年校訓?「八一八事件」正為之提供大量值得反思的資料,正如歌詞勉勵曰:「用智慧擁抱自由和責任。」</div><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