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artHead"> <div><img src="http://www.dw.de/image/0,,15787310_401,00.jpg" alt="Ethnic minority delegates gesture to the photographers as they arrive at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to attend the opening session of the annual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in Beijing, China, Monday, March 5, 2012. (Foto:Andy Wong/AP/dapd)" height="394" width="700" align="right" /></div> <div> <h4>北京观察</h4> <h2>中国两会 一场盛大Party </h2> </div> </div> <p> 导语:两会报道占尽媒体版面,但公众并不抱太大期望,两会代表依然是举手或鼓掌,这种状态也令公众不满。 “两会”俨然成为了强势群体的一场盛大Party </p> <p> 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已于3月3日在北京开幕,成为海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本届两会,媒体目光渐从温家宝报告、王立军事件及薄熙来在两会上的表现转移至两会代表身上,盘点代表一举一动、代表提案,更可审视两会之价值。</p> <p> <strong>两会成"官商大会"</strong><br /> <br /> 中国表面上是多党合作,实际上却是一党专政,那些所谓的民主党派其实都是政治花瓶。在官方的语境当中,党其实特指共产党,而非其它党,正因为如此,媒体在 报道有关共产党的新闻时,往往不需要说出全称,中共党员在说话和撰文的时候也是这样。这种情况表明,当局已经变相承认中国只有一个党。<br /> <br /> 政协按说应该发挥政治协商和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的功能,然而,中国的政治协商是假,统一战线是真。人大最大的功能就是立法和对一些议案的表决,不过,因为中国全国人大并非独立机构,必须受制于党和政府,所以,它早已经沦为橡皮图章。<br /> <br /> 除了体制外的各类敏感人士,只要是在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几乎都会被政协或人大网罗。不少私营企业主在飞黄腾达之后,都会跻身政协或人大,成为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各种社会名流纷纷跻身人大、政协,并非为了参政议政,而是为了和党靠近,让自己更有安全感。<br /> <br /> 据一些官方内部透出来的数据,全国人大代表中70%是各级党政官员;剩下30%,大半为大型企业或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其余才是根据需要选出来的象征性民众代表。如此"人民代表大会",实际应该与时俱进的改为"全国官商代表大会"</p> <p> <strong>两会代表不代表人民</strong></p> <p> 由于不是通过直选产生,靠经营和任命所得来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显然不具备应有的功能,在每年的"两会"上,具有真知灼见的提案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是些 溜须拍马或者不痛不痒的提案。没有民意基础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必然成为政治道具,而政协就注定成为政治花瓶,人大就注定成为橡皮图章。<br /> <br /> 以前的两会应该说给民众带来了很多期望,然而两会年年开,但中国的社会问题却层出不穷、日益严重。声势浩大的两会越来越像是一块大画饼,让民众的期望一次次变成失望。如今,这块画饼已经不再激发民众的食欲,民众对它只是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是看戏的态度。<br /> <br /> 两会之所以无所作为,原因有几个,一是因为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不具有民意基础,他们压根儿就不会替民众代言;二是因为各种提案都会经过几道关审核,真正有 价值的提案未必能提交上去;三是因为即使有有良知的敢言者提出顺应民意的提案,也得不到肯定,即使得到肯定了,低效率的行政机关也难以不折不扣地执行。<br /> <br /> 在2010年的两会上,政协委员倪萍曾说,出于"对国家的热爱"和"不给国家添乱"的考虑,她表决时"从不反对或弃权"。在今年的"两会"上,连续作了 55年人大代表的申纪兰表示,她在自己的人大代表生涯中从未投过反对票;而人大代表杨威则坦承,他当了5年人大代表却没有提过一次提案,理由是"年纪还 小,更需要学习";政协委员刘翔则是再度缺席。可见,很多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对于自己的不作为不仅不以为耻,而且反以为荣。另外,从政协委员许家印的天价 腰带到浙江女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旗袍,娱乐化倾向日益严重,媒体和民众也开始把两会当作笑料。<br /> <br /> <strong>两会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strong><br /> <br /> 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懒政正说明了他们身份的不合法,倘若他们真是民意推举出来的,绝不敢无所事事或者奴性十足。一边是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不作为,一边却 是敏感人士不仅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观点,反而遭受高压控制。最近几天,从维权网等人权机构所发布的信息看,因为"两会"而被禁足或关押的各类敏感人士不 在少数,北京尤甚。<br /> <br /> 在今年两会前夕,政治改革的呼声异常激烈,不管是官方学者还是民间学者,不管是海外媒体还是官方媒体,都认为政治改革已经刻不容缓。然而,从两会期间当局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表现看,政治改革依然遥遥无期,因为对待敏感人士的态度是政治风向标,只有解除对敏感人士的控制才能显示出当局政治改革的诚意。<br /> <br /> 在2月7日到29日,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就 "2012年两会十大热点话题"开展调查。调查涉及20个热点问题,包括房价调控、社会保障、医疗改革、食品安全、环境问题等。调查结果显示,网民投票选 出的前十位热点问题是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改革、社会管理、教育公平、三农问题、反腐倡廉、物价问题、食品安全、房价调控。<br /> <br /> 上述调查表明,中国的社会问题多如牛毛,而政治体制的落后正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两会已经召开了这么多年,但中国的社会问题依然不一而足,很多问题还有 愈演愈烈的趋势。仅从群体事件的数量逐年大幅上升来看,两会绝非解决社会矛盾的灵丹妙药,只有政治改革才是缓解社矛盾和实现社会长足发展的不二法门。如果 当局愿意推行政治改革,就应该让民意来决定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去留,让一些不懂政治,不作为或者奴颜婢膝的人跻身两会,只会让两会成为一年一度,毫无议 政可能的盛大Party。<br /> </p> <p> 作者:刘逸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