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在民主德國的生活中,沒有一塊空間是史塔西所不能間接、或者在‘政治操作下的合作’形式中直接參與。”在柏林牆倒塌前的約30年里,東德平均每天有8人以“破壞國家安全”的罪名被逮捕。</div><div> </div><div></div><div>自1992年1月起,普通德國民眾便可查詢自己的祕密警察檔案。然而超過600萬次申請,帶來了一場殘酷的政治洗禮。線人們不斷被曝光,并遭到無情譴責,但東德人也一次次陷入道德困境:對特定環境下的選擇,人們有權批判嗎?</div><div></div><div> </div><div>2010年1月15日,柏林的高爾基劇院──前東德的國家劇院──舉行了一場獨特的紀念活動。</div><div></div><div> </div><div>20年前的1月15日,示威者從各個入口涌入東德國家安全部大院。柏林牆的倒塌激起了人們的巨大勇氣,他們高喊著“史塔西滾蛋”,砸爛了很多負責國內監視與竊聽的設備,并且把大批文件和檔案奮力從窗戶拋到大街上。</div><div></div><div> </div><div>成立于1950年2月的東德國家安全部,德文簡寫為“Stasi”,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情報和祕密警察機構“史塔西”。</div><div></div><div> </div><div>德國聯邦國家安全檔案委員會的負責人比耶特勒女士說,1990年1月15日是東德向民主社會轉變的和平革命的最重要的日子之一。</div><div></div><div> </div><div>然而,史塔西崩塌后的20年中,人們又是如何向這段凍結的歷史說再見的?</div><div></div><div> </div><div><strong>“黨的劍與盾”</strong></div><div> </div><div>東柏林的亞歷山大廣場已變成時髦又亂哄哄的商業中心,但由此向東,魯斯徹斯街(Ruschestr.)103號,是一組龐大的灰色建筑群。49棟大樓,形成規則的封閉狀矩形如圍牆高砌,沒有明顯的門牌標識,1號樓在最里面。</div><div></div><div> </div><div>二十多年前,這里是東德國家安全部總部,如今,這里是“史塔西”博物館。</div><div></div><div> </div><div>從大廳進入一層陳列室,有一座名為“黨的劍與盾”的雕塑,這是東德成立20周年時,“蘇聯同志”贈予史塔西的禮物。而“黨的劍與盾”正是史塔西的座右銘。</div><div></div><div> </div><div>博物館的宣傳冊寫道:史塔西是“積極支持、實施黨的決定”的工具,集祕密警察、情報機關和偵探組織,甚至犯罪起訴和審判准備功能于一身。“由于黨想讓其決定被廣泛接受,但同時又不相信人民,所以在民主德國的生活中,沒有一塊空間是史塔西所不能間接、或者在‘政治操作下的合作’形式中直接參與。”</div><div></div><div> </div><div>來自德國漢堡市的公務員Philips Rausch一面纏好圍巾、裹緊身上的大衣,一面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里(東柏林)讓人感覺真冷,整片建筑都是集權主義風格的,人很容易就被忽略掉…… 讓人絲毫也不覺得溫暖,加上展示品,讓我似乎感到有冷風從背后吹過來,這真不是一種愉快的感覺。”</div><div></div><div> </div><div>但Rausch同時覺得,博物館給了人們一種生動的體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領悟到一些東西,我們絕不能重復這段歷史”。</div><div></div><div> </div><div><strong>“我們無處不在”</strong></div><div> </div><div> </div><div>博物館的導游 Robin Wiliams告訴本報記者,每年大約有8萬名游客來這里參觀,其中六成左右是德國本地人。</div><div></div><div> </div><div>史塔西博物館一層主要展示用于監視和竊聽的物品與技朮,包括隱藏竊聽器和照相機、監視電線線路、便于夜間拍攝的隱藏式紅外線設備和隱藏武器的容器(如裝有來福槍的手提箱)等等。</div><div></div><div> </div><div>陳列品上方,史塔西的標語是“WIR SIND UBERAL”(我們無處不在)。</div><div></div><div> </div><div>盡管史塔西的建立是師從蘇聯情報機構克格勃,但它也繼承了納粹時期蓋世太保的經驗和工作態度,以縝密和嚴謹作風,將監視監聽工作“科學化”到極致。</div><div></div><div> </div><div>各種技朮和設備,其想象力令人嘆為觀止。從紐扣、水壺,到木棍、垃圾桶,甚至鋼筆,監聽監視設備無孔不入。</div><div></div><div> </div><div>几名老人在參觀這些展品時憤然抱怨:“太過分了!真是難以相信!”他們是東德的居民。</div><div></div><div> </div><div>祕密警察監控的范圍不單單是“敵對勢力”的政治活動,從男女間的調情,到每星期倒几次垃圾,在超市買了何種口味的香腸都被記錄在案。</div><div></div><div> </div><div>當然,史塔西的工作不僅僅依賴技朮,更依靠人。1959年該組織約有全職員工1.3萬人,1974年有5.6萬人,到1989年解散之前達到9.1萬人。這意味著東德大約每160人中就有一名全職的史塔西。</div><div></div><div> </div><div>此外,史塔西擁有龐大的線人(告密者)網絡──它在各行各業的非正式雇員達17.4萬名。這些線人被史塔西稱為“與階級敵人祕密活動作戰的最重要因素”,“所開展之全部政治工作的絕對核心”和“同敵人作戰時的主要武器”。</div><div></div><div> </div><div>約翰﹒科勒(John O. Koehler)在其著作《史塔西:東德祕密警察祕史》中認為,為史塔西工作的總人數可能接近50萬。</div><div></div><div> </div><div>至1989年,東德有約600萬人被建立過祕密檔案,超過東德總人口的1/3。如同小說《1984》的情境:那張留著黑胡子的臉從每一個關鍵地方向下凝視……老大哥在看著你。</div><div></div><div> </div><div>瑞士教師Manuela和本報記者交談了很久,但最后拒絕透露自己的姓,也不愿留下聯系方式。“非常抱歉,我通常不是這樣的人。”她說,“但今天在這里不知道是怎么了,似乎空氣里都充滿了讓人不信任的成分,我不得不謹慎一些。”</div><div></div><div> </div><div><strong>“從來都熱愛人民”</strong></div><div> </div><div> </div><div>博物館第二層是最后一任部長埃利希﹒米爾克的辦公室。至1989年11月,米爾克執掌史塔西長達32年,被授予大將軍銜,位列東德統一社會黨政治局。他自認為是斯大林主義者,宣稱:“不是朋友的人都是反對我們的﹔反對我們的人就是敵人﹔敵人將會被消滅!”</div><div></div><div> </div><div>在柏林牆倒塌前的約30年里,東德平均每天有8人以“破壞國家安全”的罪名被逮捕﹔而為了維持這個龐大的情報機構運轉,史塔西也向西德“出售”政治犯。數十年間,被贖走的犯人約3.3萬名,為東德換回近340億西德馬克。</div><div></div><div> </div><div>同時,史塔西在內部文件中要求,“通過心理恐嚇,對消極對立人士實施多種方式,逐漸動搖和改變他們的想法”。對人權活動家帕皮斯,史塔西派遣一位美男子與他的妻子建立“親密關系”﹔而對于拒絕與當局合作的宗教人士艾格特,史塔西寫匿名信散布謠言說他雞奸男童,甚至授意醫生開一種抑制精神的藥,欺騙艾格特服用。</div><div></div><div> </div><div>權力統治著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官員決定什么事是允許的,什么是被禁止的,并且他們的強制意愿被黨部、工會、國家機器、司法和教育系統執行。</div><div></div><div> </div><div>史塔西部長米爾克是足球迷,他曾親自下令組建柏林迪那摩俱樂部。該俱樂部連續10次奪取東德聯賽冠軍,連續36輪聯賽不敗。辦法也很簡單,聯賽裁判通常會被史塔西帶到監獄的會客室談話。一位當事人回憶說:“他們告訴我,比賽時要做出‘正確’的決定……否則下半輩子就和監獄結緣吧。”</div><div></div><div> </div><div>英國游客Annemarie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我不明白,一個國家的政府和成年人怎么能用自己的智力和精力來做這樣的事?……可以說有些孩子氣。”柏林牆倒塌后,“清算”已不可避免。1989年11月13日的人民議會上,米爾克轉而公開聲稱自己“從來都是熱愛人民的”,台下嘲笑聲四起。很快,他被逮捕、審判,最終在1995年才獲得釋放。2000年5月,曾經風光無限的米爾克在養老院死去。</div><div></div><div> </div><div>當然,柏林迪那摩俱樂部也隨著米爾克的倒台迅速崩潰。1989年的德國杯是他們最后的榮耀。</div><div></div><div> </div><div><strong>“我出賣了你,你出賣了我”</strong></div><div> </div><div> </div><div>德國聯邦國家安全檔案委員會(BStU)收存的史塔西檔案,書寫材料112公里,轉作膠片的材料47公里,圖片、幻燈片140萬張,影像資料16.9萬份,碎片材料1.55萬袋。</div><div></div><div> </div><div>那些碎片是史塔西人員在1989年末,眼看東德政權崩塌而試圖銷毀的材料。當時由于文件實在太多,辦公室的碎紙機全部不堪重負而損毀。在這些碎片被徹底銷毀之前,它們被市民委員會幸運地搶下。</div><div></div><div> </div><div>1991年12月,德國議會通過了前東德安全部檔案法,規范了對前東德國安部檔案的收集、整理、利用、處罰等方面。1992年1月起,普通德國民眾便可以到BStU申請查詢自己的檔案。截至2008年,統計數字記錄了超過600萬次的各種個人申請、研究或媒體申請以及訴訟和犯罪調查等等申請。</div><div></div><div> </div><div>然而事實証明,這是一場殘酷的政治洗禮。人們發現,告密者不僅僅是史塔西的祕密警察本身,自己的好友、鄰居、親戚,甚至社會上德高望重的政治家、大學教授、宗教人士,都赫然在列。</div><div></div><div> </div><div>1987年的記錄顯示,當時東德作協的19位最高委員中,竟有多達12人是史塔西的線人。</div><div></div><div> </div><div>這也是小說《1984》預言的結局:出于對“老大哥”的恐懼,主人公溫斯頓和戀人分別背叛了對方。“在遮蔭的栗樹下,我出賣了你,你出賣了我。”</div><div></div><div> </div><div>人們在震驚之余,猜疑、失望、仇恨、幻滅等等情緒蔓延開來,反目、抑郁、出走、離婚和自殺紛紛出現。線人們不斷被曝光,并遭到無情的打擊與譴責,但其他公眾也一次次的一起陷入道德困境:對特定環境下的選擇,人們有權批判嗎?</div><div></div><div> </div><div>博物館的導游Wiliams說,他有的朋友知道一定有自己的祕密檔案,卻選擇不去查看。“他們選擇寧肯不知道發生了些什么,也不想影響自己當下的生活。”</div><div></div><div> </div><div>“我知道很多人對于這段歷史的過去仍然感到非常困難,20年來,他們仍然難以原諒曾經在史塔西工作或者卷入進史塔西的人……受害者仍然會感到緊張和恐懼。”Wiliams說,“有些人會對過去做的事感到抱歉,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他們在那樣特定的時間做那樣的事是正確的。”</div><div></div><div> </div><div>2009年1月15日,德國總理默克爾來到BStU“檔案館”。這位出生于東德的總理說,祕密警察檔案的公開,是增進人的和解,而絕對不是帶來更多的誤解和仇恨。</div><div></div><div> </div><div>但諾貝爾獎獲得者芭芭拉﹒米勒堅持稱:“如果沒有大多數東德人的沉默作為配合,這一體系斷然不會如此有效運轉……作為機會主義的盲從者,個人之所以與集體保持一致,是因為他們在這種物質安全、社會安定的平庸圖景中安于渾渾噩噩,其中之個人,則堅定不疑地服從于那種對簡單及相對和諧之生活的欲望。”</div><div></div><div> </div><div>電影《竊聽風暴》中,知識分子的掙扎和對自由的向往打動了史塔西特工維斯萊爾,他最終背叛了自己的體制,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但現實中,扮演維斯萊爾的演員烏爾里希﹒穆埃的妻子,曾經就是史塔西的告密者。“這不是別人的生活,就是我自己的生活。”穆埃說。</div><div></div><div> </div><div>史塔西博物館的館長甚至拒絕了導演杜能斯馬克拍攝的請求。這位館長說,因為劇本根本不符合事實──在史塔西几十年的歷史中,像維斯萊爾那樣“良心發現”的祕密警察,“對不起,一個都沒有”。</div><div></div><div> </div><div>(<em>感謝哥德學院(中國)提供相關幫助</em>)</div><div></div><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