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温家宝平反六四意在卸包袱

<div>&nbsp;</div><div><img src="/EditBackyard/EditorData/Photo/2012/Mar/324201264.jpg" width="304" height="171" alt="" />&nbsp;</div><div>&nbsp;</div><div><em>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平反六四&nbsp;</em></div><div><em>&nbsp;</em></div><div>&nbsp;</div><div>3月20日下午《金融时报》英文网刊登温家宝呼吁平反六四曾遭薄熙来多次反对的报道;21日中国大陆网民突然发现国内网站解禁,可以搜索到有关六四的部分内容。</div><div>&nbsp;</div><div>许多观察人士乐观的认为,这可能预示北京当局会在不久的将来为1989年的六四民运作一个公正的处理,甚至为六四平反。</div><div>&nbsp;</div><div></div><div>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只是温家宝在即将卸任总理之前,为自己在职多年空谈政改而没有实际行动作一点弥补,好让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好名声。</div><div>&nbsp;</div><div><strong>卸下六四的血腥包袱</strong></div><div>&nbsp;</div><div></div><div>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教授丁学良在接受BBC中文网记者采访时说,温家宝提出的重新评价六四,能使中国政府和民间用正当的办法卸下六四这个血腥的包袱。</div><div>&nbsp;</div><div>丁学良教授说,其实温家宝提出重新评价六四并不算新闻,在胡锦涛、温家宝上任的第二年,就有自称从中共高层泄漏的小道消息说,温家宝希望平反六四。</div><div>&nbsp;</div><div>此后不久,被软禁的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秘书鲍彤也说,自从温家宝上任后,他软禁中的各方待遇都比以前好了,因此相信六四可能很快得到公正的处理。</div><div>&nbsp;</div><div>八年过去了,尽管事情并不像鲍彤希望的那么乐观,但中共对六四的官方定性在逐渐淡化。1989年后的一段时期,六四被定为反革命暴乱。</div><div>&nbsp;</div><div>数年后,随着下令镇压六四学运的邓小平的健康状况的恶化,中国当局对六四的称呼也变成较中性的六四风波。</div><div>&nbsp;</div><div>而邓小平的女儿邓楠在1997年香港回归大陆前,甚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把六四称为&#8220;一场悲剧&#8221;。</div><div>&nbsp;</div><div>现在关于六四的网络搜索,在中国大陆也有可能逐渐解禁,逐渐可行。</div><div>&nbsp;</div><div><strong>寄希望于下届政府</strong></div><div>&nbsp;</div><div></div><div>丁学良教授认为,虽然北京高层中的确有人希望抹掉中国人关于六四的集体记忆,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已经成为不可能,而为六四平反的可能性却越来越大。</div><div>&nbsp;</div><div>丁学良教授说,温家宝提出重新评价六四是一种负责任的说法,不仅是对中国民间和社会,也是对中国政府和执政的共产党负责。</div><div>&nbsp;</div><div>纵观全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在二战结束后发生的较大的国内血腥镇压事件,现在已经全都平反,包括台湾的228事件和韩国的光州事件。</div><div>&nbsp;</div><div>在当地人视野所及范围之内,中国的六四事件是过去三、四十年以来,唯一一个没有获得重新评价的大规模血腥镇压事件。</div><div>&nbsp;</div><div>所以温家宝提出的重新评价六四,是让中国政府和老百姓卸下六四这个血腥包袱的正当办法,否则共产党将永远背负这个包袱。</div><div>&nbsp;</div><div>丁学良教授还说,在被广泛认为将成为下届中共领导成员的人中,与下令镇压六四有直接关系的人越来越少,而当年对六四抱中立甚至同情态度的人却越来越多。</div><div>&nbsp;</div><div>所以他认为,也许温家宝在卸任前无法为六四平反,但下届中国政府看待六四这个血腥包袱时,态度、立场和利益都会更中立,更可能找到一个客观、理性的解决办法。</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