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overflow-x: hidden; overflow-y: hidden; zoom: 1; font-family: Arial, sans-serif; background-color: #ffffff; font-size: medium; "><div><h1><br /></h1></div><div style="float: right;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left: 10px; "><div style="padding-bottom: 5px; "><img src="http://www.chinese.rfi.fr/sites/chinese.filesrfi/imagecache/rfi_43_large/sites/images.rfi.fr/files/aef_image/Chine%20-%20TGV%20-%20examination.JPG" alt="京沪和谐号高铁列车。" title="京沪和谐号高铁列车。" width="344" height="257" style="border-style: initial; border-color: initial; " /><div style="font-size: 11px; color: gray; width: 344px; "><div style="font-size: 13px; ">京沪和谐号高铁列车。<div style="font-size: 13px; ">REUTERS/Jason Lee</div></div></div></div></div><h2><p style="margin-bottom: 30px; "><span style="font-size: 10pt; ">中国过去一直对外宣称拥有高铁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但是这种说法一直受到质疑。在中国从事铁路工程科技工作近50年的专家王梦恕最近接受中国媒体专访时指出,“这个说法不好,不能这么说”,有许多都在“胡说、吹牛”。</span></p></h2><div style="clear: both; "></div></div><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sans-serif; background-color: #ffffff; font-size: medium; "><div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1.6em; font-family: Georgia, Times, \’Times New Roman\’, serif; "><p>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梦恕是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访问时,做出上述表示。</p><p>中国当局虽然宣称对现在使用的高铁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常常引起国内部份人士及国际的质疑,并把所谓“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看作是“抄袭”,尤其是曾卖高铁系统与设备或转移技术给中国的日本和欧洲国家。</p><p>当记者就上述质疑询问时,王梦恕表示,“自主知识产权这个说法不好,不能这么说”。他补充说,前一段时间,包括中国前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有许多都是在胡说、吹牛”。</p><p>王梦恕指出,例如高铁跑每小时350公里还不够,还要跑到每小时400公里。“根本不可能跑每小时400公里,有的线路、桥梁、隧道定的最大承受速度就是每小时350公里,你跑每小时400公里,那不就是车毁人亡了吗”?于是后来又开始要降速,实际上没降速,原定就是跑那么快,就是光宣传了最高速度,不宣传合理运营速度的结果,宣传要实事求是。</p><p>他说,中国用人民币500亿元买了500台急需的时速每小时385公里机车,经过5年时间把高铁速度从每小时250公里提高到每小时350公里;当时和国外的协议是,除了车,工艺技术、设计技术也要给大陆,但“设计技术没问题,难的主要是工艺”。</p><p>为此,王梦恕表示,铁道部购置了12台动车的零件,进行组装调试,以了解整个原理,并从中知道这些零件哪些可以国产化。“在国产化过程中,我们也有修改,有一部份我们现在也没有国产化,例如液压系统,因为我们自己重新制做还不如直接购买便宜”。</p></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