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天安門 六四事件(十)

编按:本片试图探讨1989年天安门运动发生的原因和部分运动领袖在抗议运动进行中的行为,纪录了部分发生在天安门周围,以及北京其他街区的解放军开枪及人民伤亡的情况,其中包括后来发起“天安门母亲”活动的丁子霖描述她儿子参加抗议活动被打死的经过。众多当年的运动领袖接受了采访,如刘晓波、王丹、吾尔开希等。其他包括吳國光、梁曉燕、項小吉、戴晴等。但本片对该事件与人物的处理也引发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议。 2009年,王丹、封从德、严家祺、鄭義、盛雪等人曾经签署《致〈天安门〉制片人的公开信》,王丹、封从德等人认为《天安门》有选择地引用语句和遗漏史实,让观众得出对柴玲的印象,指责称其“期待流血”、“我愿意求生”等言论都为断章取义。値此六四23周年前夕,本刊特转发此片,期望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更深入广泛的发掘、探讨和更公正的评判。

 
  

有感于美驻上海领馆发布空气品质检测数据

当年老毛怎么说来着?“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想认真。”共产党最讲“认真”,这句话是骗人的,但认真确实令人害怕。美国驻中国的大使馆和领事馆为什么对空气污染这么认真?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要闻

契机与政改是解决“六四”问题之先决条件

“六四”问题之所以不能解决,就是由于有僵化派、血债派在那里干扰阻挠,他们每每连胡总书记和温总理多次发出关于政改和人权、民主普世价值这些正确之言都敢于批判,更遑论什么政治体制改革或解决“六四”问题了。 当今的中国改革派们,必须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团结全国广大民众,在深入揭毛、批毛的基础上,全力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开放新闻和言论,兑现宪法所赋予人民的各种自由权利;更要祛除人治,建立真正的法治;在此基础上开放党禁,实行多党竞争选举国家的领导人,实行军队国家化。只有真正做到这些,一个现代宪政民主的国家才 会在中国实现,一个和谐的美好社会才会真正在中国建成,也才能谈得上对“六四”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