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废墟上的抢劫风潮

<font><div>&nbsp; &nbsp; &nbsp; &nbsp;35年,许多事情都渐渐淡漠,唯有唐山大地震,如同一道永久的伤痕,深深地镂刻在许多人心里。本文作者当年曾参加抗震救灾工作。在文中,他以亲身经历和感受,全景式记录了震后惨状,披露了灾难之后除哀悼、救援外的另一种赤裸裸的历史真实。</div><div></div><div>  抢劫风潮</div><div></div><div>  7月28日,唐山人首先面对的是死亡,是伤痛。然而,当死亡的危险刚刚过去,当滴血的伤口刚刚包上,他们面对的便是饥渴,便是寒冷。</div><div></div><div>  有人突然意识到自己正赤身裸体,有人突然感到喉咙在冒烟,肠胃在痉挛。倾塌的商店,在大地震颤时抛出了零星的罐头、衣物,有人拾回了它们,这使人们意识到,在废墟下有着那么多维持生命急需的物品。他们开始犹疑不决地走向那些废墟:埋着糕点的食品店,压着衣服的百货店,堆着被褥的旅馆&#8230;&#8230;他们起初并不知道该怎么办。&#8220;我们借!&#8221;一些人千方百计寻找商店等处的工作人员,他们从废墟中找来破纸断笔,要签字画押,留下借据。</div><div></div><div>  后来下起了瓢泼大雨,被浇得湿透的人们无处藏身,同样在雨中颤抖着的商店工作人员喊道:把雨衣雨鞋扒出来用!&#8221;寻找雨具的人们拥上了废墟。淌血的脚穿上一双双新鞋,路边的防震棚有了塑料布的棚顶&#8230;&#8230;他们又听到呼喊:可以拿点吃的。&#8221;于是,一切就从这演变了。</div><div></div><div>  慢慢地,一些人心中潜埋着的某种欲望开始释放。他们从废墟中把一包包的食品、衣物拿出来,不一会儿,又开始了第二趟,第三趟。他们的手开始伸向救急物品以外的商品。三五人,数十人,成百人&#8230;&#8230;越来越多的人用越来越快的脚步在瓦砾上奔跑。每个人手中越来越大的包裹,对另一些人似乎都是极大的刺激。&#8220;快去!人家都在拿&#8230;&#8230;&#8221;&#8220;快走!东西都快被拿光了!&#8221;&#8220;快拿呀&#8230;&#8230;&#8221;唐山出现了一种疯狂的气氛。</div><div></div><div>  据目击者说,在药店的废墟上,有人在挖掘人参、鹿茸、天麻。在水产货栈的废墟上,有人捞到了海参、干贝、大虾。有人涌进了一个尚未倒塌的百货商店,争抢着手表、收音机、衣料&#8230;&#8230;他们从那里推出了崭新的自行车,抬出了崭新的缝纫机。大街上匆匆奔行的人中,一个中年男子扛着成捆的毛毯,一个小伙子抱着大包的绒线,还有一个女人甚至扛着一箱电池!喧嚣的声浪中,人们的手已经不只是伸向国家的财产。有人亲眼看见一个老妇人在一具男尸前哭着:&#8220;我的儿啊!我的儿啊!&#8221;哭完,摘下男尸手上的表走了。不一会儿,她又出现在另一具男尸前面,又是泪,又是&#8220;我的儿啊&#8221;,又是摘去手表。就这样换着地方哭着,摘着,换了十几处地方,直到被人扭住。</div><div></div><div>  1976年8月3日,是唐山抢劫风潮发展到最高峰的日子。成群的郊区农民,赶着马车,开着手扶拖拉机,带着锄、镐、锤、锯&#8230;&#8230;像淘金狂似地向唐山进发。有人边赶路边喊叫:&#8220;陡河水库决堤啦!陡河水下来啦!&#8221;当惊恐的人们逃散时,他们便开始洗劫那些还埋藏着财产的废墟。他们撬开箱子、柜子,首先寻找现款,继而寻找值钱的衣物。满载的手扶拖拉机在路上&#8220;突突&#8221;地冒着肮脏的烟,挤成一堆的骡马在互相尥蹶子;&#8220;淘金狂&#8221;叼着抢来的纸烟,喝着抢来的名酒,他们在这人欲横流的日子里进入了一种空前未有的罪恶状态。终于,当这一切进行到高潮时,街心传来了枪声。</div><div></div><div>  非常时期的自我执法</div><div></div><div>  7月28日当天,唐山街头就有了警察。他们光着上身,穿着短裤,只有肩上挎着的手枪才能证明他们的身份。当抢劫风潮开始时,他们挥动着手枪在路口拦截,可是他们防不胜防&#8212;&#8212;他们的队伍在地震中伤亡太大了,而&#8220;作案&#8221;的竟是成百上千的灾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在震后即派出治安专家前往唐山,以图控制社会局势。河北省和唐山市的抗震救灾指挥部,为制止愈演愈烈的抢劫而费尽心思。</div><div></div><div>  能够组织起来的最大的执法力量只有民兵。在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支行的废墟上,出现了路北区和开滦唐山矿的民兵。他们赤脚光身,有的提着被砸断了枪托的步枪,有的抓着棍子,几乎围成一个圈,日夜守护着这片埋着金钱和储蓄账目的瓦砾。有人试图靠近那片诱惑人的废墟,他们转转悠悠,探头探脑,可是终究没有人敢越雷池一步。当这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有关部门宣布,全唐山所有银行、储蓄所的账单无一散失。</div><div></div><div>  存有300多万斤成品粮的西北井粮库,空气也到了极为紧张的地步。民兵实枪荷弹,在倒塌的围墙边日夜巡逻。库党支部决定:没有接到上级的命令之前,一粒粮食也不许分发!在此期间,库内人员拣空投的干粮吃,不得生火做饭,以免引起群众的怨愤和混乱。民兵将围绕着粮库建起的防震棚当做自己的哨棚,对那里的灾民们说:&#8220;你们帮我们守住,有人来抢粮,你们都劝他们回去!你们自己先坚持着,等一发粮,我们首先保证你们!&#8221;和在银行废墟边转悠的人一样,围住了粮库的饥民也不敢冲过警戒线。粮库支部书记王守森听见有人在窃窃议论:&#8220;国库冲不得呀!这可不像商店。冲粮库就像冲大狱,那是死罪&#8230;&#8230;&#8221;</div><div></div><div>  可是毕竟有胆大的闯进来&#8220;评理&#8221;了。一个开滦矿工抓住王守森质问:&#8220;地震没震死,难道还要让我们饿死么!我家还有80岁老母,断粮了!你说怎么办吧!&#8221;王守森解释说:&#8220;粮库的粮,得等救灾指挥部下命令后,按计划分配。就这么些粮,一发生混乱,势必有人囤积、有人饿死。你家有老太太,可我们也得为全唐山的老太太着想&#8230;&#8230;&#8221;工人勃然大怒:&#8220;走!跟我走!咱们到指挥部去!&#8221;在抗震救灾指挥部那辆破公共汽车里,唐山市人民武装部副政委韩敏用不容分辩的口气说:&#8220;粮库做得对!&#8230;&#8230;&#8221;临了,他指着车厢里的一筒饼干,对工人说:&#8220;你拿这个走。&#8221;</div><div></div><div>  此时,各个商店的废墟上仍是一片混乱。人们不敢冲击金库,却有人在撬保险柜;人们不敢冲击粮库,却在哄抢小粮店的粮食。甚至军队的卡车也被抢走,去装运赃物。</div><div></div><div>  没有人能说清第一声枪响是从哪里传出的。但是,在越来越多的枪声里,传出了&#8220;已经不是鸣枪警告&#8221;、&#8220;看见抢东西的人被打死了&#8221;的消息。在小山,在新市区商场,都有人亲眼看见被民兵打死的抢劫者的尸体。</div><div></div><div>  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一周。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唐山军分区的一份材料披露:地震时期,唐山民兵共查获被哄抢的物资计有:粮食670400余斤,衣服67695件,布匹145915尺,手表1149块,干贝5180斤,现金16600元&#8230;&#8230;被民兵抓捕的&#8220;犯罪分子&#8221;共计1800余人。</div><div></div><div>  人们也许宁愿忘掉这些数字,就像唐山在地震后不曾有过这骚动的一周。但它是真实存在的,我们无可回避。</div><div></div><div>来源: 《文史博览》2011年第11期</div><br /></font>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