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div> <div> <div> <div> <div><img src="http://wscdn.bbc.co.uk/worldservice/assets/images/2012/06/03/120603225455_64_304x171_ap_nocredit.jpg" alt="六四事件" align="right" height="171" width="304" /></div> </div> <p>台湾各界举行六四纪念活动。民间团体与大学生在中正纪念堂举行晚会,他们对台湾政府对六四事件态度提出检视与批评。</p> <p>总统马英九循往例发表六四感言。他在感言中说大陆处理六四遗留的伤痛,可以作为政治改革的第一步,这有助于弥平历史伤口,拉近大陆当局与人民距离并改善国际形象。</p> <p>组织六四纪念活动的台湾大学生邀马英九及新上任的文化部长龙应台出席晚会,但两人都未接受邀请。</p> <p>过去曾声援六四的龙应台在立法院接受质询时,被要求对六四发表感言但遭她拒絶。她说目前不是作家身份而是文化决策者,不应把个人意见及立场置入国家机器中。</p> <p><strong>"中国传统价值"</strong></p> <p>马英九在其感言中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双方共同继续先贤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诸如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仁民爱物,民贵君轻等隐含自由民主人权的进步观念,值得重视保存。</p> <p>此一感言呼应了其日前接受路透社专访时的说法。他在被路透社记者问到中国人权议题时说,希望大陆能务实面对过去发生的一些问题,同时善待异议人士。马英九说其出发点是善意的,依据的不是西方价值,而是中国传统价值。</p> <p>曾任职中宣部及中共中央党校的阮铭在台北批评马英九谈仁民爱物、民贵君轻这类说法,是一种当开明皇帝的心态。</p> <p>阮铭并认为在王立军、薄熙来及陈光诚等一系列事件下,中国政权出现大规模震荡,六四事件可能有机会获平反。他呼吁马英九政府应采取具体行动正视中国人权问题。</p> <p>陆委会主委赖幸媛在面对民进党立委质询,要求其说明从什么中国传统价值可看出善待异议人士时则说,马英九所说的意指东方文化也有包容不同意见的文化。</p> <p><strong>具体要求</strong></p> <p>民进党立委段宜康在立法院具体要求赖幸媛,台湾政府不应发表空泛的六四感言,而应具体要求北京释放目前仍被囚禁的六四抗议人士,公布六四的死难者,停止骚扰抗议者及其家属。</p> <p>赖幸媛在质询中被问到是否知道是那一方面提出这些具体要求时,她表示是大陆海外民运人士,但段宜康对其表示,这是六月三日美国国务院的正式声明。</p> <p>参与组织六四纪念晚会的台湾关怀中国民主联盟则具体要求马英九政府,应由执政党邀请在野党共同组成两岸谈判的"人权对话平台"。</p> <p>台湾关怀中国民主联盟并说,目前中国政局是在大斗争发生前的风雨前宁静。台湾政治人物及在中国得利的商人应停止释放错误信息,避免让台湾卷入中国最血腥黑暗的政治暗算。</p>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