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树:一党专权体制是中国各种矛盾的总根源

中国著名宪政学者、前中国社科院学者张博树先生近日将他多年来对中国宪政改革的思考,汇集成册,由香港晨钟出版社推出。这部“全本”《中国宪政改革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曾导致他被社科院以行政违纪名义“限期调离”的主报告内容,和他最近几年完成的10个分报告和3个附件。从未来中国宪政改革的前景目标,到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包括从宪政体制、政党制度,到行政、立法、司法等公权力间的彼此制衡,到新闻、教育、军事等各个重要领域的改革设想,张博树都做了全面的阐述,勾勒出一个系统而详尽的未來中国宪政制度蓝图。

讀汪精衛《雙照樓詩詞藁》

一去精禽念在茲, 焉知此木採南枝。

白鑲皮相原非馬, 赤入鰭鱗亦繞池。

未取藍田空玉璽, 先遺斷蓆委丹墀。

狂歌誰復橫燕市, 銼骨亭西已鹿麋。

(本刊首发)

1952: 中国大学的死与生

1952年中国大学的院系调整使旧的“通才教育”为新的专业教育所替代;学问被急用现学所替代;科学家被专家所替代;抽象而广博,被具体和单一所取代;教书育人的学校成为制造实用工具的工厂。中国的高等教育传统从此断裂:20世纪上半期形成的民国学人群体、治学精神和学科生态拆分瓦解;全新的知识分子与国家、大学与社会、政治与教育、学术和道德的关系逐步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