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系政治无法制度化的根源

理念分歧与权力斗争是难解难分的。所谓理念分歧是高尚的,权力斗争是卑鄙的看法,是错误的。两者合在一起才是派系政治的全部。高岗事件的意义是表明,由于无法将派系政治制度化,只能通过残酷的党内斗争的方式来解决。想象:如果当时坐在一起想出路,大家做一个安排,正式形成以毛为首的社会主义派和以刘为首的新民主主义派,形成派别政治的规则以及制度化的竞争方式,中国的历史可能会根本重写。

一个共产主义乌托邦的兴衰——公共食堂和《食堂报告》

如果说,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毛泽东头脑发热,制造了这场灾难,由于想把经济建设搞得快一点,但是没有经验,结果是好心办了坏事,破坏和损失虽然很大,但情有可原,可以理解。这不仅从当时所有中央领导都自觉自愿地支持大跃进、全国上下踊跃响应可以证明,也从毛泽东最先发现了“共产风”问题加以纠正可以得到解释。那么,到了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等提出批评,就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就是大逆不道,不能容忍,《食堂报告》也成为山上山下、会内会外,配合彭德怀向党进攻的一个方面,必置死地而后安。除了维护自己的权势、地位和面子以外,别无其他解释。现在,很多材料仍以好心办坏事论之,够吗?至于为了维护党的团结云云,不仅显得苍白无力,而且极具辩护和说教的性质。难道毛泽东的权位高于人民的利益,党的所谓团结大于民族的命运。

纪录片 天安門 六四事件(十九)

编按:本片试图探讨1989年天安门运动发生的原因和部分运动领袖在抗议运动进行中的行为,纪录了部分发生在天安门周围,以及北京其他街区的解放军开枪及人民伤亡的情况,其中包括后来发起“天安门母亲”活动的丁子霖描述她儿子参加抗议活动被打死的经过。众多当年的运动领袖接受了采访,如刘晓波、王丹、吾尔开希等。其他包括吳國光、梁曉燕、項小吉、戴晴等。但本片对该事件与人物的处理也引发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议。 2009年,王丹、封从德、严家祺、鄭義、盛雪等人曾经签署《致〈天安门〉制片人的公开信》,王丹、封从德等人认为《天安门》有选择地引用语句和遗漏史实,让观众得出对柴玲的印象,指责称其“期待流血”、“我愿意求生”等言论都为断章取义。値此六四23周年前夕,本刊特转发此片,期望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更深入广泛的发掘、探讨和更公正的评判。

 

 

这一天迟早总要来

“从最古老的时候起,在世上一切民族中间,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一直建筑在暴力之上。但这关系也像世上的一切事物一样,从过去到今天都在经常不断地变化。它由于两个原因而发生变化。其一,政权,即那些游手好闲的拥有权力的人,随着权力的巩固和延续变得越来越腐化,越来越疯狂残暴,他们的要求也对被统治者变得越来越有害;其二,随着统治者的的腐化,被统治者越来越清晰地看到,服从这种腐化政权是多么不合理性,多么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