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九年,震撼全球的天安门爱国民主运动在六月三日夜间遭到正规军坦克机枪的血腥镇压。许多人因此失去生命、受伤致残,许多人就此改变命运。但更重要的是,“天安门大屠杀”(Tiananmen Massacre)已成为世界政治词典中“耻辱”的代名词。
每月存档:2012年6 月
美国会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主席发表声明纪念六四
<div> <img src="http://media.voanews.com/ […]
黎安友教授回答读者汇问
黎安友教授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政治专家,也是《六四真相》、《中国的民主》、《中国的新统治者》、《中国政治变迁之路》等专著的作者或合著者。《译者》通过谷歌汇问公开征集读者希望向他请教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平反六四\”、中国政局走向、中国的韧性专制(或称\”韧性威权主义\”)、阿拉伯之春、微博力量、美中关系等。这里发表的是他的回复全文。
纪录片 天安門 六四事件(十七)
编按:本片试图探讨1989年天安门运动发生的原因和部分运动领袖在抗议运动进行中的行为,纪录了部分发生在天安门周围,以及北京其他街区的解放军开枪及人民伤亡的情况,其中包括后来发起“天安门母亲”活动的丁子霖描述她儿子参加抗议活动被打死的经过。众多当年的运动领袖接受了采访,如刘晓波、王丹、吾尔开希等。其他包括吳國光、梁曉燕、項小吉、戴晴等。但本片对该事件与人物的处理也引发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议。 2009年,王丹、封从德、严家祺、鄭義、盛雪等人曾经签署《致〈天安门〉制片人的公开信》,王丹、封从德等人认为《天安门》有选择地引用语句和遗漏史实,让观众得出对柴玲的印象,指责称其“期待流血”、“我愿意求生”等言论都为断章取义。値此六四23周年前夕,本刊特转发此片,期望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更深入广泛的发掘、探讨和更公正的评判。
候任港特首梁振英六四态度受批评
<div style="line-height: 16px; background-color […]
半官媒报六四晚会评论指平反未见契机
<div style="overflow: hidden; zoom: 1; font-fam […]
中国富豪推动国际豪华车销量大增
<div style="line-height: 16px; background-color […]
解放军少将质问美军为何强烈敌对中国
<div style="line-height: 16px; background-color […]
台湾青年人举办纪念六四晚会
<h2><img src="http://media.voanews.com/im […]
受香港6.4烛光集会震撼 大陆人称回家分享
<h2><iframe src="http://www.faceboo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