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div><div>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週年。</div><div> </div><div>2011年2月28日是祖父臧啟芳辭世五十週年紀念日。</div><div> </div><div><img src="/EditBackyard/EditorData/Photo/2012/Aug/8272012zqf1.jpg" width="421" height="633" alt="" /> </div><div><em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small; ">臧啟芳晚年</em> <br /> </div><div>臧啟芳先生紀念委員會、普林斯頓中國學社、辛亥建國百年慶典組委會、《辛亥百年風雲人物》編委會,共同發起、籌備、召開了《辛亥百年風雲人物學術研討會暨先賢臧啟芳追思會》。會議在美國舊金山地區紐瓦克市舉行。臧啟芳的後代幾十人出席了研討會及祭奠先祖的追思會。</div><div> </div><div>會議決定出版兩本專著,一本是研討會論文集《百年不風流》,另一本就是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臧啟芳紀念文集《千古人傳頌》,作為交相輝映的姐妹篇。兩書是該次會議的結晶,也是在打撈中國百年滄海遺珠。</div><div> </div><div> </div><div><img src="/EditBackyard/EditorData/Photo/2012/Aug/8272012zqf5.jpg" width="374" height="543" alt="" /> </div><div> <em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small; ">千古人傳頌封面</em></div><div> </div><div>紀念文集《千古人傳頌》收錄的,計有《辛亥百年風雲人物學術研討會暨先賢臧啟芳追思會》與會嘉賓發表的或投遞的,有關臧啟芳的論文和評議文章;臧啟芳辭世時,其師長、同事、同學、學生、後人及臺灣各界人士祭悼他的詩詞文赋;海內外各界對臧啟芳的學術風範、執政風格、教育貢獻、詩詞成就、人品素養,以及其酒仙雅趣等各方面的研究和評價文章。紀念文集還收錄了臧啟芳的回憶錄、手稿、信件、照片等。值得一提的是,在編輯文集時,責任編輯董昕在茫茫網海搜索了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文獻和圖片,以佐證、說明和豐富一些歷史事件的記載。</div><div> </div><div>先祖父臧啟芳,少年時代天資聰穎,卓爾不群;青年時代懷抱高遠、漂洋過海、負笈留美,承接歐風美雨,澆灌中華文化幼芽,陶冶了現代人文理念,鑄就了自由独立意識。返國後,在二十多年艱難動盪的歲月中,他先後出任東北大學法學院院長、天津市長、國民政府國難會議委員、鹽城和無錫地區專員兼保安司令、東北大學校長。期間,他還擔任過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監察會監察委員、制憲國民大會代表、國民政府財政部顧問、教育部教育委員會委員等。</div><div> </div><div> <img src="/EditBackyard/EditorData/Photo/2012/Aug/8272012zqf3.jpg" width="518" height="414" alt="" /></div><div><em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small; ">臧啟芳被任命為東北大學校長的簡任狀</em> </div><div> </div><div>「知行合一」是先祖父臧啟芳最為引人矚目的特徵,貫穿其一生。他身體力行,鞠躬盡瘁,汲汲於實踐自己的理念和思想。甫自美國留學歸來,就投身社會活動,研究經濟市政,推動民主政治。他是教書育人的教育家,也是反共戰場上的指揮官。他的入世精神和救贖情懷,熔融了儒家的道統、佛門的悲憫和基督教精髓,堪稱近代中國知識人之典範。</div><div> </div><div>百年來,中國的歷史、文化、學術、道德,在日趨激進化、野蠻化的政治漩渦中,被一遍遍淘洗、沖刷、塗抹、扭曲,尤其在後六十多年的極權暴政下,大量歷史真相、文化精粹、學術精神、道德風骨,迭遭掩埋、封存和毀滅。而承載這一切的生命,那些鮮活、精彩、深邃、高傲的人們,那些憂國之心、憂民之魂、飽學之士、知識精英、民族脊梁、社會風骨,舉凡尚未遠走他鄉,規避秦火的,盡被中共暴政所肆虐、擊碎,碾成塵泥。倖免於死者,幾經煉獄,業已形銷骨立,喪魂失魄;等而下之者,直直墮落為行屍走肉、暴政玩偶了。</div><div> </div><div>所幸的是,臧啟芳於1949年6月渡海南下,免除了遭受身心凌辱的命運。先祖父在臺灣先後出任國立編譯館編譯委員,東海大學經濟系教授兼系主任。在當時一片恐懼中共紅潮來犯的惶惶心理下,他挺身而出,毅然創辦《反攻》雜誌,以國民的自由平安與國家命運為念,畫下了精彩勇毅人生的最後一筆。1961年2月,先祖父闔然病逝,享年六十八歲。</div><div> </div><div><img src="/EditBackyard/EditorData/Photo/2012/Aug/8272012zqf2.jpeg" width="351" height="481" alt="" /> </div><div> <em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small; ">財政部聘任臧啟芳為顧問的聘書</em></div><div> </div><div>先祖父臧啟芳深厚卓越的學識,敢言敢行的風骨,不媚潮流世俗的獨立精神,及其對中國社會的巨大貢獻,在中共統治下的中國大陸,盡被黑箱鎖死,長期不見天日。早在八十多年前就洞燭共產主義本質的臧啟芳,幾十年間在中國大陸成為忌諱的名字。就連臧啟芳出任校長達十年之久的東北大學,也對這位功勳卓著的前校長諱莫如深。以致後來東北大學一代代學子,竟茫然無知於他們這位老校長。廣而言之,中國大陸實行的信息封鎖和愚民政策,使絕大多數人對百年來的歷史人物及事件所知甚少;略知一二者,也多有謬誤。因此,重建歷史,還原其本來面目,也是本書出版的目的之一。</div><div> </div><div>正如美國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陳奎德先生所說:「作為百年先賢的後人或後世景仰者,面對這些鮮活而有尊嚴的生命形態,我們是否當得起成為他們的精神傳承者,我們是否承擔了幸存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個來自未來世界的場景,縈繞我腦海且揮之不去:幾十年後,當我們的後代研讀這段荒謬歷史時,必定追問我們,在那個信息封鎖,謊言充斥,歷史斷裂的蠻荒時代,你在做什麼?我想,召開這次會議,應當是我們的答案之一。至少,我們還沒有退讓到可恥的沉默。我們站出來了,我們說了,我們做了,我們盡了微薄之力去秉筆直書,我們正在拯救自己的靈魂!」</div><div> </div><div><img src="/EditBackyard/EditorData/Photo/2012/Aug/8272012zqf4.jpg" width="523" height="348" alt="" /> </div><div> <em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small; ">一九三〇年,臧啟芳任天津市長內,<wbr>代表中國政府收回比利時租界。</em></div><div> </div><div> </div><div>從先祖父臧啟芳的《回憶》一文中,我們能夠看到臧啟芳剛正不阿的精神和具有民族氣節的風骨,也能感受到先祖父對家鄉和故土的摯愛和懷念。他待人的熱情誠懇和對下一代的關懷,時時出現在字裡行間。而他對未來的敏銳的觀察和預測,一一被歷史的發展證明。現存的文史資料雖然遠非完善,但是已經讓我們清楚地看到,先祖臧啟芳做人、做官、做教育家、做學者、做父親、做長者的道德品行和風骨個性,值得我們後人敬仰。他不僅是我們家族敬仰的先輩,同時,他也是近代中國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div><div> </div><div>誠然,打撈歷史記憶,追尋歷史真相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特別是在歷史謊言已成為強權得以苟延的最後命根子時代,更是如此;但是,真相與謊言相較,強大無比。真相是相互支撐、相互印證的,它們環環相扣,日益壯大;而謊言,卻是斷裂的碎片,相互衝突,漏洞百出,經不起歷史篩選。</div><div> </div><div>世事屢屢證明,任何真相的出土之日,就是相應謊言灰飛煙滅之時。因此,歷史記憶,茲事體大,它是延續中國道統的至關重要的一環,也是重建人文精神的豐富厚重的基地。當真相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當先賢之光開始燦爛頭頂的夜空時,中國人將擺脫歷史孤兒的命運;承續歷史精萃與熔融外域文化的現代中華文明,將如劫火後的鳳凰——浴火重生。 </div><div> </div><div> </div><div><em>2011年11月11日 </em><br /> </div><div> </div><div></div><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