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民主群星的陨落

今年我已经吃96岁的饭了,精力体力大不如前,很少伏案握笔。前不久,李凌同志将他的书稿《“民主堡垒”群星陨落记》给我,并嘱写序言。我之所以应命,是由于这本大著中有我熟悉的人,主要描述了当代许多著名学者、大师的悲惨命运,所关注的问题恰恰是我晚年不断呼唤的“何时宪政大开张”。可以说,这本书是当代中国历史变局的一个例证。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历史

对《环球时报》“自由派应为社会团结有所建树”一文的回应

作者按语: 国内最有影响,平心而论,也是最有水平的左派报纸《环球时报》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自由派应为社会团结有所建树”的文章,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左派出招了,照本人看,还真不失为高招,右派(所谓“自由派”)不能不有所回应。本博主是毫不含糊的政治自由派,以下是我的初步回应,就插在原文当中,以括弧标出。敬请关注。——新浪微博“舵爷第一”(周舵)

美国坐不住了:要求中国重新考虑新版护照

中国新版地图护照引发出来的主权风波继续升高,美国政府持续公开表达对此事的关切。继国务院发言人表达不满后,美国国务院主管亚太平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伯29日在国务院会见中国驻美大使张业遂,敦促中国就新版地图护照重新考虑。 美国并希望了解中国最近关于即将搜索南海外国船只的决定。

中国“好爸爸” (1—8)

似乎突然之间,一切都消失了,在儿子成年之后,那种古往今来父与子之间难以逃脱的矛盾,都消失了——没有代沟、没有叛逆、没有儿子的理想、没有老爸的顽固,连文学家和精神科专家坚信的“弑父情结”,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儿子们变得孝顺和务实,心满意足地在父亲的余荫下,开始自己的人生;老爸们变得充满权威,像回到了年轻时候,幼小的子女对他言听计从。这幅父慈子孝的场景,却没什么可夸耀之处,有人称它为“拼爹时代”。

怎样将民主带到中国

美国应该采纳一种新的方式来影响中国的未来政治:解释民主会带来具体的益处,例如更平衡的增长、稳定和个人安全——甚至对于共产党高官而言。这一基于结果的论点将会获得许多中国经济和知识分子精英的认同,可能会有机会影响习近平及其幕僚的想法。 中国过去60年代增长尚不能比肩其邻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成功的经济体都在东亚:日本、南韩、台湾、香港和新加坡。这条东亚成功定律有三个例外:中国、北韩和蒙古。前两国由共产党领导,而蒙古自1924年到1993年间是共产党国家。因此,合适的问题不是为什么中国在过去30年间成长如此迅速,而是与该区域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为什么还这么穷。

共和为何成为历史大势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制度选择问题是迟早都要解决的问题。最近几十年的历史告诉人们,制度选择的问题不解决,一个国家无论在什么模式下、走得多远,最终都不得不来到“共和制”的起点,重新出发。

破除做騷文化 實幹方能興邦

內 地很多官員「講就天下無敵,做就無心無力」,做騷表演已成為官場的潛規則。很多官員習慣將自己打扮成「開明」、「親民」,張口閉口「幸福」、「民生」,實 際上是口號執政,熱衷於形象工程。這些政壇「影帝」,一時之間還能蒙蔽不少百姓,但時間是最好的測謊器,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人遲早露出真面目,受盡千夫 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