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一般来说,一个人年轻时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及其所学知识、生活历练等对其一生是有重要影响的。很多人在这一阶段通过体验、感悟和思考,基本奠定了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其终生的志向抱负和作为亦大致定型。因此,考察一个人的早期行为表现,有助于分析了解其后来的品德操守和行事为人。<br /><br />本文汇集近代中国(出生于晚清时期)部分政治人物的少量早期诗词作品,以其出身年代为序列出,简单加以评析。这些人对中国的历史进程有过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影响。他们尽管早已盖棺,有的却不能定论。功过成败,是非曲直,自有历史评说。这里,笔者丝毫无意亦无力对其政治立场、个人品性等做出评判,仅从诗词本身的鉴赏性角度略予点评,读者从这些作品中自可得出自己的结论。标题中“英雄”二字并不意味着笔者认为他们是英雄,用“豪杰”(指才能出众之人)当更为精确。此处纯粹为借用俗语,特此声明。<br /><br />一、袁世凯<br />袁世凯(一八五九 - 一九一六)字慰亭,亦作慰廷、尉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br /><br />袁的第一首诗据传为其十四岁乡试落榜后的《言志》:<br /><br />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br />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br /><br />这首诗谈不上什么平仄音韵,但霸气毕露,咄咄逼人,对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可算是非同凡响,卓尔不群,在气势上不输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br /><br />十五岁时他登南京雨花台,又作七律一首,题为《怀古》:<br /><br />我今独上雨花台,万古英雄付劫灰。<br />谓是孙策破刘处,相传梅颐屯兵来。<br />大江滚滚向东去,寸心郁郁何时开。<br />只等毛羽一丰满,飞下九天拯鸿哀。<br /><br />短短几句,一个抱负远大、立志将来救民于水火而在此登高望远、仰天长啸的少年人形象跃然纸上。<br /><br />必须指出,袁世凯的早期作品不少都与此类似,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然大多对仗不工,格律不严。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后人不应苛求。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文学水平有很大提高,所作诗词有些还堪称精品。此乃后话,在此不予赘述。<br /><br />二、孙中山<br />孙中山(一八六六 - 一九二五)名文,字德明,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因而得名,广东香山人。<br /><br />孙中山是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创始人,是当之无愧的职业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开国领袖。他不刻意写作,故而作品为人所知者甚少。最有名的也许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诗词作品亦然,存世者屈指可数,但显示了其精神境界和艺术品位。<br /><br />孙的诗作出现较晚,早年作品未见报道。直至三十三岁时(一八九九年),才作七言绝句《咏志》:<br /><br />万象阴霾扫不开,红羊劫运日相催。<br />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br /><br />该诗使用不少口语,直白易懂,颇具鼓动性,故后被用作革命组织的动员口号和联络语,又称革命歌、起义歌。其中“红羊”一句既是借用典故,指每六十年出现一次的“丙午丁未之厄” (所谓的“红羊劫”),又以之谐音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杨(秀清)”,暗喻革命时机就要到来,封建王朝终将被人民推翻。全诗表达了作者立志灭清、建立共和、誓做顶天立地伟男子的雄心壮志。<br /><br />另一首诗《挽刘道一》作于一九〇七年。<br /><br />比孙小十八岁的年轻革命党人刘道一(一八八四 — 一九〇六),青年时代即追随其兄刘揆一从事革命活动。一九〇四年加入华兴会,联络会党准备起义,事败后流亡日本,次年参加同盟会。一九〇六年从日本回国,到家乡湖南从事革命工作,谋划组织萍(乡)浏(阳)醴(陵)武装起义。当年秋,起义提前爆发,他在由衡阳返回长沙途中被捕。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被清政府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年仅二十二岁。该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武装起义,刘是留日学生中因反清革命被杀害的第一人,也是同盟会会员中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第一位烈士。萍浏醴起义失败和刘道一牺牲的消息传到日本以后,刘揆一与黄兴哀恸至极,泪如雨下。同盟会总部予以隆重祭奠,孙中山为此挥毫赋诗,沉痛哀悼:<br /><br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br />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br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br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br /><br />真正是字字泣血,痛彻肺腑,表达了对刘视如手足的深情厚意,对失去同志兼兄弟的深切悼念,同时又表明了作者顽强不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定意志,可谓彪炳史册之作。<br /><br />三、汪精卫<br />汪精卫(一八八三 - 一九四四)原名兆铭,字季新,号精卫,广东番禺人。<br /><br />汪从小聪慧过人,仪表堂堂,曾被誉为“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他十八岁考中秀才,二十岁考取留日法政速成科官费生,次年入东京法政大学学习。一九〇五年七月谒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参与起草同盟会章程。八月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长。后以”精卫”笔名先后在《民报》上发表《民族的国民》、《论革命之趋势》、《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等一系列宣传革命、提倡三民主义思想的文章,名噪一时,深受孙的赏识。一九一〇年一月与黄复生等抵达北京,开设守真照相馆,三月谋刺摄政王载沣,事情败露后被捕,判处终生监禁。次年武昌起义后,由袁世凯开释出狱。后赴法国留学,回国后于一九一九年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一九二一年孙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汪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次年任总参议。<br /><br />汪精卫的文学功力十分了得。一九二四年一月,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能担此大任,从一个侧面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顺便说一句,一九二五年十月五日,在国民党召开的第111次中央执行委员会议上,担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国民党政府主席、政治委员会主席的汪精卫,曾以公务繁忙,无法兼顾宣传部长职务为由,向会议提出调毛泽东代理宣传部长,此议得到会议认同。)一九二五年孙中山逝世前,汪又代为起草著名的《总理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名为起草,实由其代笔,孙未作一字添改,此乃另一证明。<br /><br />汪不仅政论文章笔锋犀利,诗文亦成就卓著,造诣极高。其诗词有《小休集》、《扫叶集》和《三十年以后作》,合为《双照楼诗词稿》,计四百余首,尚不包括散逸者。如此高的产量和水准,在近代政治人物中绝无仅有。<br /><br />和袁世凯一样,汪精卫最早的诗,也是其十四岁时所作,名曰《重九游西石岩》:<br /><br />笑将远响答清吟,叶在欹巾酒在襟。<br />天淡云霞自明媚,林空岩壑更深沉。<br />茱萸枨触思亲感,碑版勾留考古心。<br />咫尺名山时入梦,偶逢佳节得登临。<br /><br />文笔优美流畅,景物清新自然,若不注明作者,说它出自某个唐朝大诗人之手恐怕并不令人惊讶。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才华,着实难能可贵。<br /><br />在汪的诸多诗作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当年与黄复生等谋刺载沣事败被俘后在狱中写成的《被逮口占四绝》:<br /><br />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br />孤飞终不倦,羞逐海鸥浮。<br /><br />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br />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br /><br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br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br /><br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br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br /><br />这组诗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充分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为了实现远大理想和抱负而百折不回甚至舍身成仁的决绝信念,被世人称为《慷慨篇》。其中第一首描写的是“精卫填海”的典故,亦道出了作者笔名的由来。第三首更是脍炙人口,自比燕楚豪侠,为了信念与理想,甘愿“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可谓气吞山河,令天地动容。无论是对仗平仄,还是思想境界,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堪称千古绝唱。<br /><br />这样的诗句不胜枚举,如《狱中杂感》中的“一死心期殊未了,此头须向国门悬”等。最后一句后来还被陈毅在《梅岭三章》中直接引用。<br /><br />诗不逊唐,词亦不输宋。如其作《满江红》:<br /><br />蓦地西风,吹起我乱愁千叠。空凝望,故人已矣,青磷碧血。魂梦不堪关塞阔,疮痍渐觉乾坤窄。便劫灰冷尽万千年,情犹热。<br /><br />烟敛处,钟山赤;雨过后,秦淮碧。似哀江南赋,泪痕重湿。邦殄更无身可赎,时危未许心能白。但一成一旅起从头,无遗力。<br /><br />类似的例子亦有很多。本文主要分析其年轻时期作品,对其后期诗作恕不介绍。<br /><br />四、蒋介石<br />蒋介石(一八八七 - 一九七五)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br /><br />蒋生平以带兵从政为主,常年坚持写日记,为史界留下大量宝贵资料。但诗作不多,水平亦不算出众。<br /><br />蒋于一九〇七年保定陆军速成学堂肄业后,次年留学日本,就读振武学校并加入同盟会。一九一〇年毕业,入日本陆军第三师团第十队为官候补生。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上海武装起义,任沪军团长。一九二三年被孙中山任命为大元帅府大本营参谋长,后赴苏联考察。第二年任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参谋长。在日本留学期间(一九一九年,时年二十二岁),蒋给家人寄回一张照片,在背后写下一首诗《述志》,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br /><br />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万事休!<br />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br /><br />后人认为此诗为蒋氏代表作,因其表达了作者之志向与抱负,述说了一个热血青年的报国之志。该诗首句的“腾腾杀气”当指整个世界的动荡战乱,第二句可理解为彼时中国积贫积弱,在国际上没有任何发言权,任人宰割。后两句转入个人志向的描写,是其心声的写照。表达了作者绝不为个人谋取私利,而要为国家民族的复兴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胸怀坦荡,掷地有声。<br /><br />后来蒋又写过其他诗作,比较有名的还有一九二五年东征讨伐陈炯明期间所作的《常平站感吟一绝》:<br /><br />亲率三千子弟兵,鸱鸮未靖此东征。<br />艰难革命成孤愤,挥剑长空涕泪横。<br /><br />其时蒋已三十八岁。再后来还有少量作品,此处从略。<br /><br />五、毛泽东<br />毛泽东(一八九三 - 一九七六)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br /><br />毛是个具诗人气质的政治家。其蔑视一切、唯我独尊的帝王思想和砸烂所有他认为旧的思想、文化、体制、传统的造反精神,在其著作中都有反映。毛的诗词作品较多,正式的收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纂的《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北京)等出版物。该诗词集中最早的一篇为《贺新郎•别友》,作于一九二三年,是写给其妻杨开慧的(最早发表于《人民日报》一九七八年九月九日)。比之更早的为作于一九一五年五月的《五古•挽易昌陶》(易为毛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八班同学,又名咏畦,湖南衡山人),最早发表于湖南一师油印的《易君咏畦追悼录》,抄录在一九一五年六月二十五日致学友湘生的信中。毛生前并未发表,正式出版见《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一九九〇年)等。<br /><br />以上是一些正式发表的毛早期诗词。其第一首诗作究竟是哪一篇、作于何时目前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有种说法是作于一九〇九年的《咏蛙》。据传,当时年近十七岁的毛离开家乡韶山冲,到五十里外的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去读书。凡去东山高小读书的学生都要进行入学考试,而当时学校规定考试作文题目是“言志”。毛便仿前人所写《咏蛙》作答。据人考证,《咏蛙》诗最早为唐人所作,作者不详。亦有人认为系清嘉靖年间永嘉人张聪于少年求学时所写。原诗流传版本很多,毛参考前人作品将其改为:<br /><br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br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br /><br />(注:“荫”一说“杨”或“柳”。)<br /><br />这里,“独”、“虎踞”等均是前人未用的字词。经此一改,字里行间更加透露出蛙的一种睥睨天下、不可一世的王者形象,谓之霸道甚至蛮横亦不为过。该诗是否为毛的作品缺乏证据,争议很大。但联想到后来毛在中共获得领导权并具有最后拍板权以及建立政权前后发动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如“整风”、“反右”、“文革”等,全国上下几亿人,所有话语权都掌握在他一人手里,造成万马齐喑的恐怖局面等史实,其所作所为倒是与此诗相当吻合。<br /><br />另一首诗相传写于一九一一年:<br /><br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br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br /><br />这首诗亦取自他人。原诗版本同样很多,据传最初出自宋朝月性和尚《题壁诗》。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政治活动家西乡隆盛亦有类似诗作。还有一说法,即与西乡隆盛同时代的日本和尚释月性二十七岁离开家乡时也写过。毛将月性等诗作第一句的“男儿”改为“孩儿”,第二句的“死”改为“誓”,其余基本照录,抒发了顽强拼搏刻苦求学的坚定信念和心系天下志在四方的豪迈之情。<br /><br />除此以外,还有报道更早的诗作,如作于一九〇四年的《五言诗•井》(原作无标题,为后人所加),但未获公认。究竟哪首诗词是其最早作品,仍有待学者或官方发掘整理,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br /><br />一九二一年中共成立后,毛即走上革命道路,写下大量诗词,其中不乏精品,国人非常熟悉,在此不表。<br /><br />六、周恩来<br />周恩来(一八九八 - 一九七六)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br /><br />周的诗词不多,且多为青年时代所写,后期反无一首。其诗既有古体,也有白话。一九一三年,十五岁的周到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次年与几位同学发起成立“敬业乐群会”,创办《敬业》杂志。下面两首诗为迄今见到的最早作品,刊载在《敬业》创刊号上。<br /><br />春日偶成(二首)<br /><br />(一 )<br />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br />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br /><br />(二)<br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br />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br /><br />两首皆为景物描写,其中第一首睹物生情,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国家民族前途的忡忡忧心。第二首则抒发了对故人或家乡的思念之情,清新明快,声情并茂。<br /><br />最著名的当属十九岁时写下的《大江歌罢掉头东》。<br /><br />一九一七年夏,周在南开中学毕业,遂东渡日本留学,行前写道:<br /><br /><br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br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br /><br />这首诗并未立即发表。当时他与好友张鸿鹄曾在南开中学同学两年,张先去日本留学,周后去。一九一九年周决定放弃求学,归国加入革命。行前,张鸿鹄等人设宴饯行,并请周题字留念。席间,他写下这首诗作为留念,后人取名《大江歌》。<br /><br />本诗起句气势雄伟,令人联想到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第二句阐释了作者自中学始就具有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第三句则借僧人达摩面壁修禅的故事反映其刻苦钻研、矢志不渝,最终欲达到的境界和追求。“破壁”之说源自《历代名画记》中所记传说,讲的是南朝著名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无眼之龙,一经他点出眼睛,巨龙即刻破壁而出腾空飞去。尾句含悲壮色彩。一般认为“蹈海”可有两种解释:一是投海殉道,如此前(一九〇五年)的留日学人陈天华,为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更为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毅然投海自杀,以示警醒;二是留洋出国寻求真理。此处似取第二意,更符合时代背景。<br /><br />古语曰“诗言志”,这是很有道理的。从一个人的诗作中,大体可以窥见其内心世界的一些端倪。本文所述风云人物大多少年有志,理想远大,在人生的舞台上挥斥方遒,纵横驰奔,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如今他们早已随风而去,后人对其褒贬不一,莫衷一是,正应验了汪精卫一生写的最后一首诗《自嘲》:<br /><br />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br />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