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成本是带毒GDP的千万倍

这几天,中国大陆正在召开&#8220;两会&#8221;。网上称两会为&#8220;二会&#8221;,这是一句骂人话。文雅一点,是&#8220;二百五&#8221;的意思,不文雅的字眼,就不便出口了。两会上确实有些很&#8220;二&#8221;的事情,比如&#8220;万年代表&#8221;申纪兰,她的名言是:&#8220;这个网,你谁想上就能上?还是要组织批准呢?&#8221;&#8220;我有个想法,网也应该有人管,不是谁想弄就能弄,就跟人民日报一样。外国那些人那是瞎弄的,咱不能这样,咱要按照原则去弄,不要好的弄成坏的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8221;&#8220;二&#8221;到这种程度,也就令人无话可说了。<br /><br />就我特别关心的环境问题,代表们还是有一些不那么&#8220;二&#8221;的言论,甚至有些还说得很好。比如刚卸任的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先生就说,&#8220;环境保护最大的压力来自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的冲动。不惜&#8216;血本&#8217;,&#8216;上大项目、大上项目&#8217;,成为一些地方的经济支撑。如果这些项目是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环保压力将更大。一些企业飘红的业绩背后,染黑的是良心。&#8221;这一段话,最后边一句是精华:&#8220;一些企业飘红的业绩背后,染黑的是良心。&#8221;可惜前半段都是老生常谈,什么叫&#8220;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的冲动&#8221;?是&#8220;盲目&#8221;的&#8220;冲动&#8221;吗?是&#8220;追求GDP&#8221;的&#8220;冲动&#8221;吗?统统不是,而是计算精到的私利,是染黑了的良心。<br /><br />在这段话前面还有一段极其精彩的:&#8220;环境恶化,生存威胁,以往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一些海外媒体评价,这样的快速GDP增长是&#8216;有毒的增长&#8217;。淮河流域1500多个小造纸厂曾让1.2亿人喝不上乾淨水。要恢复淮河本来面貌,成本超过造纸厂创造GDP的数万倍!山清水秀不再,到底谁是&#8216;带毒GDP&#8217;的背后推手?&#8221;&#8220;有毒的增长&#8221;揭穿了&#8220;世界第二经济体&#8221;的秘密。尤其是这句话说得好:&#8220;要恢复淮河本来面貌,成本超过造纸厂创造GDP的数万倍!&#8221;&#8212;&#8212;这是多年来我看到的最清醒,最透彻,也最沉痛的一句话。所谓&#8220;经济奇迹&#8221;、&#8220;千年盛世&#8221;,我们付出的代价是&#8220;数万倍&#8221;。不要简单地说这是言过其实。如果听任犯罪企业用高压泵把污水往地层深处灌注,千年万年都难以恢复,用生态经济学方法认真计算一番,其代价可能真的就是&#8220;数万倍&#8221;。黄河断流、淮河污染、渤海死亡等等,可能算下来都应该是千倍万倍的级别!我心里正在赞叹这位张力军委员,却发现这段话似乎不是他讲的,而是记者借提问而发表的意见。新京报记者沈玮青,好记者!<br /><br />前副部长张力军讲得不错,部长周生贤如何?讲的尽是些不疼不痒的官话,多次谈到:&#8220;离开经济发展抓环保是&#8216;缘木求鱼&#8217;,脱离环保搞经济发展是&#8216;竭泽而渔&#8217;。&#8221;前半句是胡说,后半句是套话,只因为最后一字都是&#8220;鱼&#8221;(渔),自觉有趣吧?当今之中国,有那一个当官的&#8220;离开经济发展抓环保&#8221;了?至于百姓和环保组织,他们有权只要环保,只要保命。他们这权,是基本人权,是保命权,是无须任何前提的。至于&#8220;脱离环保搞经济发展是&#8216;竭泽而渔&#8217;&#8221;,周部长是官员,是专家,还是委员,应该讲几句实话,比如,为什么各级官员要&#8220;竭泽而渔&#8221;?是不懂道理呢还是&#8220;黑了良心&#8221;?环保部提出&#8220;力争到2030年全国所有城市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8221;,委员们抱怨时间太长,希望缩短。周先生实在应该冲他们讲句大实话:17年就嫌长了?制度不变,一百年都没指望!最后,忍不住要温馨提醒周部长:您的前任们,如前国务院环委会主任宋健,前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前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曲格平以及您的副部长潘岳,都曾经出于责任感说过一些大实话、心里话,您怕什么呢!<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