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媒体看中国:温家宝鞠躬

<span class="zoomMe"> <div class="watermark"><a title="温家宝总理3月5日在人大会议上讲话" href="http://gdb.voanews.com/1BB52365-BF11-4560-8BDA-B8BAC857F215_mw1024_n_s.jpg" rel="ibox" jquery18308419455788599568="336"><img class="photo" border="0" alt="温家宝总理3月5日在人大会议上讲话" src="http://gdb.voanews.com/1BB52365-BF11-4560-8BDA-B8BAC857F215_w640_r1_s.jpg" /></a></div> <div><span class="imageCaption">温家宝总理3月5日在人大会议上讲话</span><br />即将卸任的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坛上可谓一个不同寻常、物议颇多的人物。<br /><br />说他不同寻常,是指许多中国公众认为执政党共产党及其政府从最高级到最低级的官员一个比一个善于推卸责任,从来不肯承认错误或承担责任,但温家宝却多次公开承认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够好,公开表示寻求中国公众的原谅,并以三鞠躬等方式向中国公众表示道歉。<br /><br />*争议人物温家宝*<br /><br />温家宝讲话喜欢引用中国古人和西方经典作家的名言警句。他自己也时常推出&#8220;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8221;、&#8220;仰望星空&#8221;(&#8220;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8221;)之类的名言警句。在发生地震和火车相撞等灾祸的时候,温家宝会亲临现场,给民众带来安慰。在众多的官员和官方媒体肆无忌惮地发出蔑视政治改革和人权的言论的时候,温家宝会发出政治改革和尊重人权对中国的健康发展很重要的言论。<br /><br />温家宝的这些&#8220;与众&#8221;不同的言行,为他在中国公众当中赢得了许多的赞美。<br /><br />与此同时,也有许多批评者、其中包括很多一开始非常看好他、并对他抱有很大期望的人强烈抨击温家宝,认为他只不过是个光说不练、善于演戏的戏子。批评者说,面对中共和政府各级官员明目张胆的践踏法律、践踏基本人权、并招致国内公众强烈愤慨、世界媒体密集关注的事例、案例,温家宝总是选择默不作声,显示他毫无道义以及责任的担当精神。中国作家余杰干脆给他赠送&#8220;影帝&#8221;的称号。<br /><br />然而,同情或支持温家宝的人则表示,在中国现行的一党独裁的政治制度积重难返的情况下,温家宝已经是属于难能可贵;他之所以缺乏作为,非不愿也,乃不能也;就算他是演戏,他也是选择演好人,说人话,而他本来完全可以选择轻松愉快地扮演恶人恶棍,发出恶言恶语;因此,要对温家宝有一个公正、公平、客观的评价。<br /><br />中国公众对温家宝的看法如此分裂,世界媒体又有什么看法?<br /><br />*闪烁其词,避而不谈*<br /><br />星期二,在全国人大全体会议上做了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温家宝在返回自己的座位之前,再度戏剧性地对全体代表三鞠躬。<br /><br />温家宝在任期间和卸任之际的戏剧性表现,显然给<a href="http://www.lepoint.fr/monde/la-sortie-ratee-du-premier-ministre-chinois-05-03-2013-1636278_24.php"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66cc">法国《观点》杂志</font></a>驻中国记者卡罗琳&#8226;布埃尔带来了灵感,促使她写出了新闻性和戏剧性兼备的长篇报道。该杂志3月5日、也就是温家宝做政府报告的当天发表的这篇报道的第一段可谓画龙点睛,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活泼犀利,将温家宝的舞台表现放在中国的政治大背景之中,其文笔的戏剧性不亚于温家宝的戏剧性表现:<br /><br />&#8220;对温家宝来说,星期二上午可说是政治遗嘱的时刻。或许,也是这位中国总理最后为自己辩白的一次机会。尽管他贵为高官,却因近几个月来为政治改革说好话而受到他自己的体制的多次批评。然而,这位即将卸任的总理的这一次政府报告没有绚丽的抒情,只是就事论事的官样文章,而且很是言辞闪烁。令观察家感到印象深刻的是,他对经济均衡的积极评价,报告的简短(这里的简短只是相对而言,这篇报告缓慢地读下来用了几乎整整两个小时!)以及他对一些关键问题避而不谈(国防,外交,政治改革,一对夫妇一个孩子)。&#8221;<br /><br />法国《观点》杂志驻中国记者布埃尔在这篇长篇分析报道中指出,与他过去发表的支持政治改革、实行民主和保障人权的言论相比,温家宝在这一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言辞呈现出明显的倒退:<br /><br />&#8220;温家宝过去多次不指名地强烈谴责&#8216;特殊利益集团&#8217;(就在去年还谴责过)。但这一次利益集团势力大概非常高兴。且不说《纽约时报》去年10月发表报道,透露温家宝家人在他掌权期间大发横财,这样的报道肯定是削弱了这位改革派领导人。&#8221;<br /><br />*特殊利益集团*<br /><br />布埃尔在她的报道中用戏剧性的活泼语言描绘了中国离任总理温家宝身处其中的困境。<br /><br />与此同时,在中国全国人大召开之际,<a href="http://mainichi.jp/select/news/20130306ddm005070191000c.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66cc">日本主要报纸《每日新闻》</font></a>发表社论,以更为正经、正规、严肃的措辞和语调,对温家宝或中国所面对的问题或困境做出了大同小异的描述。《每日新闻》3月6日社论的题目是:&#8220;全国人代会开幕&nbsp;&nbsp;&nbsp;&nbsp; 中国处于交叉路口&#8221;。<br /><br />社论对胡锦涛、温家宝政府做出了这样的评价:<br /><br />&#8220;在经济高速增长结束之际,迄今为止被经济增长所掩盖的社会矛盾很可能一举变成引人注目的重大问题。除了在大国当中无与伦比的贫富差距、空气、水源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贫弱的医疗制度以及学校教育制度等问题之外,中共统治肆无忌惮地无视中国宪法所规定的普通人的人权,由此招致的不满也在增强。<br /><br />&#8220;胡温政府每年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都高喊重视民生,反复强调必须进行改革,以纠正贫富悬殊的状况。然而,推动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是以资源能源产业以及军工产业为中心的大型国有企业,经济增长的果实被国有大企业的干部和中共干部组成的&#8216;特殊利益集团&#8217;所独占。<br /><br />&#8220;改革必须触动这些既得利益阶层,因此受到来自中共党内外的抵抗,最终只是停留在口号上。&#8221;<br /><br />《每日新闻》的社论在最后对接替胡温政府的习近平、李克强政府做出了基本上不乐观的展望:<br /><br />&#8220;习李政府选择&#8216;改革开放&#8217;的路线是正确的。已经进入缓速增长的中国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选择。然而,习李政府有能力抑制中共党内外的抗拒势力吗?人们恐怕将不得不看到中国变得越来越不安定。&#8221;<br /><br />*哪壶不开提哪壶*<br /><br />法国《观点》杂志记者布埃尔在其报道中提到,中国即将卸任的总理温家宝在政府报告中回避一系列的重要问题,她列举的头三个问题是国防,外交,政治改革。<br /><br />在新闻媒体被中共严密控制的中国,当局回避的问题往往就是新闻媒体回避的问题。但不受中共当局管制的世界媒体却往往喜欢哪壶不开提哪壶。<br /><br /><a href="http://www.yomiuri.co.jp/editorial/news/20130305-OYT1T01663.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66cc">日本主要报纸《读卖新闻》</font></a>3月6日就中国人大年会召开发表社论,一举提出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避的三个重要问题。《读卖新闻》社论的题目是:&#8220;中国国防经费膨胀&nbsp;&nbsp; &#8216;海洋强国化&#8217;是危险的扩军&#8221;。<br /><br />在论述了中国军费持续大幅度增加引起邻国不安之后,《读卖新闻》的社论对中国政府的预算提出了如下的点评:<br /><br />&#8220;对习近平政权来说,要紧的课题是应对环境问题。严重的大气污染暴露出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局限。为了应对中国急速老龄化,社会保障的扩充难道不也应当进一步增加预算投入吗?<br /><br />&#8220;在另外一方面,中国的国内维稳费用再度超过国防预算。全国各地多发的暴动,当局大概不得不用强力来对付。<br /><br />&#8220;通过扩充军备,刺激国民的大国意识,向外转嫁社会不满,这是危险的手法。&#8221;<br /><br />*朝鲜金家政权凑热闹*<br /><br />中国政府的批评者喜欢用&#8220;内外交困&#8221;来形容当今北京政府。而北京政府也时常公开或私下里承认&#8220;面临许多挑战。&#8221;<br /><br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召开之际,北京遭遇一系列的外交挑战或外交尴尬。<br /><br />在中东,北京长期支持的叙利亚阿萨德政权日薄西山的境况日渐明显。在拉丁美洲,北京的好朋友、实行高压统治并高调反美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去世。<br /><br />在中国的家门口,北京长期不惜工本大举援助的朝鲜金正恩政权不顾北京的反对而进行了核试验并宣称将继续进行核试验,随后突然又推出一个怪招,宣布不再承认朝鲜战争停战协议。<br /><br />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的签字方,一方是朝鲜和中国,一方是联合国。许多观察家认为,金正恩政权的这一怪招与其说是向美国叫板,不如说是为了使北京难堪,以发泄对北京的不满。<br /><br />中国国内外观察家在兴致勃勃地追踪观察,中国将如何应对如此明显&#8220;调皮捣蛋&#8221;的金正恩政权,担任人大会议发言人的中国副外长傅瑩将如何应对有关的有趣提问。<br /><br />与此同时,<a href="http://www.csmonitor.com/World/Asia-Pacific/2013/0306/China-agrees-to-sanction-North-Korea-but-how-far-will-it-go"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66cc">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font></a>驻北京记者彼德&#8226;福特已经提出了他的&#8220;先见之明&#8221;。该报3月6日发表福特的报道,标题是,&#8220;中国同意制裁北朝鲜,但中国会走多远?&#8221;这篇报道的副标题是:&#8220;尽管北朝鲜最近进行了导弹试验之后北京对平壤的感觉逐渐变坏,但北京不可能对平壤太严厉。&#8221; </span></div>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