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知人论世

我以访问知识人为志业,常常在关键时刻见到人性的幽暗一面,心中经历一番惊涛骇浪之後,只能一笑置之。我虽然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但有幸遇见真小人与伪君子,心灰意冷之时不免感慨文化界也是名利场。也许是我的有感而发,余先生对我说:“我觉得学历史的好处不是光看历史教训,历史教训也是很少人接受,前面犯多少错误,到後面还是继续犯,因为人性就是大权在握或利益在手,便难以舍弃,权力和利益的关口,有人过得去,也有人过不去。所以读历史的最大好处是使我们懂得人性。”

李克强首次记者会 知青领导何差异

星期天中共“人大”会议闭幕。新科总理李克强举行首次记者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外国媒体表示,当今中国由“知青一代领导”。有大陆学者警告,中共官员的话能否落实,取决于利益集团的博弈。

對話需要勇氣——為什么達賴喇嘛能和科學家對話

達賴喇嘛并不簡單地把科學和佛學對立起來。達賴喇嘛從早年接觸外界事物開始,就對科學及其應用所產生的人類福利產生強烈的興趣。作為一個佛教高僧,他強調動機,佛教要利益眾生,而科學有利益人類乃至利益眾生的能力和潛力。所以,他不主張佛教僧侶面對現代科學對信仰的挑戰采取回避態度。

不僅如此,達賴喇嘛還看到了佛學和科學一致的地方。科學和佛學有一個根本上一致的性質,就是都要探索和理解“實在”的本質,即我們所處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我們人類自己和這個世界的關係到底是什么。正因為佛學和科學的這種一致性,佛學就沒有與科學絕對不可調和的矛盾,相反,佛學和科學都主張,發現“實在”的本質,發現真理,是雙方的共同目標。 (本刊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