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g-container story-body"> &l […]
每月存档:2013年3 月
中国改革成本巨大
<div style="border-bottom: #000000 0px solid; b […]
中国在财富面前惊慌失措
<div class="module "> <div class=&qu […]
德记者亲述河北拍摄遇袭情况 驻华外国记者协会声明抗议
<div id="headerimg"><img […]
中国调查记者王克勤被下课,国家之大“何处是我家”
<span class="zoomMe">中国知名调查记者王克勤离开所属《经济 […]
突破教条束缚,改革不能走老路
过去30多年,经济改革的主要思想分歧,就是在多大程度上保留公有制和计划体制。主张最大限度保留公有制和计划体制的人,关心“猫”的颜色,多于关心“猫”的本领。
近几年来,把自己曾经蜕下的皮重新套上的,也大有人在。主张这也不搞、那也不搞,说国有企业很美,比西施、杨贵妃还美的,就是这些人。实际上呢,那些国企被认证为“美人”,只因为她们是宫廷嫔妃而已。
新一代反贪腐 猛药治标,无药治本
哪怕习近平知道民主是个好东西,他也不愿意为了好东西而给党国体制掘坟,况且他并无这样做的逼切性,只要反贪禁奢糜,老百姓就皆大欢喜,党就得救了。至於救得了党却救不了国,这一谶纬预言要到将来才会应验,於是少安毋躁,不妨一起透支未来,等革命真来了再说吧。
中国饮水卫生上的贫富差距
中国政府及一些学者总在用发达国家也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愚弄国人,言下之意是中国要发展经济,环境污染不可避免,眼下大家就忍一忍,等国家有钱了再治理污染吧。这话的错误在于:当年发达国家工业化前期与早中期,人类对污染危害的认知有限。当发达国家的先觉者认识到污染危害并发起各种环保运动之后,政府就将防治污染纳入立法与司法程序,严格控制了污染。今天的中国政府,早在发展之初就已意识到牺牲环境生态将带来什么恶果,这种宁可让民众因污染病死,也要引进污染企业增加GDP与税收的发展方略,其实是对人民生命的蔑视,是对中华民族的犯罪。
专家:反腐或可改善新闻自由环境
<p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9px; l […]
中国网民热议央视直播糯康死刑
<div style="font-size: 12.800000190734863px; 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