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huanjing/nu-07152013143803.html/tp1-39847.jpg/image" alt="tp1-39847.jpg" title="tp1-39847.jpg" align="right" height="338" width="450" /> <div id="headerimg"><br /><div id="headerimgcontents"> <div id="headerimgcaption"> 图片:淮河污染严重(网络图片) <div id="zoomattribute"> </div> </div> </div> </div> <div id="storytext"> <p>中国疾控中心、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发表的中心研究报告显示,过去30年间,淮河水域污染非常严重,淮河流域有些地区与癌症有关的死亡率增加了一倍多。<br /><br />香 港《南华早报》网7月14日报道,中国疾控中心、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这项联合研究报告说,这项研究是受中国国务院的委托进行的,监测范围包括 1973年以来淮河及其支流流域4省14县。报告显示,在1973年到2006年间,河南沈丘县肝癌死亡率增加了5倍多,胃癌、肝癌和食道癌是最常见的致 命癌症。<br /><br />而在1973年,这些地方的癌症死亡率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项历时8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大陆30年来的高速经济增长,不 仅将淮河变成中国大陆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还制造了很多“癌症村”,癌症死亡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多数被监测的县,癌症死亡率增长速度超过了20%, 也就是这一时间段的全国平均增长速度。有好几个县的增长速度惊人,超过100%。”<br /><br />旅美中国环境问题专家武业钢就环境污染和癌症病例增多的现状表示:<br /><br />“这些年来,中国癌症的发病率提高了6倍,而大多数受害的人都是弱势群体。污染空气、污染土壤等,这些东西它有挥发性气体,这些气体又漂流到其他地方污染。再拿污染土壤来说,被污染的土壤是很难清洗的。再加上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是不可估量的。”<br /><br />调 查报告显示,1973年至2006年,安徽蒙城县肝癌死亡率增加了3.7倍;山东汶上县肝癌死亡率增加了2.7倍;安徽灵璧增加了2.4倍;沈丘县的胃癌 死亡率增加了2.6倍。表明内地癌症与污染存在联系。医学专家们排除了其他已知罹患癌症的风险因素.中国疾控中心前副主任杨功焕认为,数据证实,淮河流域 癌症死亡率升高与水污染存在地理重叠,而且存在时滞污染骤增之后癌症高发,相隔大约10年。比如,沈丘县是中国主要造纸基地之一,过去10年,曾经有“鱼 米之乡”称号的河道变黑了。<br /><br />在美国马里兰州从医的医生金福生就污染对中国人身体健康所造成的一些危害举例说:<br /><br />“我们国家 的环境治理有问题。讲空气质量指标,现在PMR 2.5 毫米,国家说要花几年的时间把它改过来。PMR就是空气中的颗粒。在2.5毫米以下是达标的,在2.5毫米以上都会引起问题的。空气中的污染当然跟肺癌有 关了。空气质量越差,空气中的致癌物质越多就引起肺癌越多。像铬这样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后,水也污染、植物也污染,动物也得癌症;食品也出现污染中毒。重金 属主要影响脑子发育,影响中枢神经,肾功能衰竭。所以,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它很容易测出来,只要抽一点血放到原子吸收光谱器一测就测出来。超过指的话就需 要接受治疗。这是可以治疗的。铅中毒受害的儿童应该由企业来赔偿他们,他们应该得到治疗。”<br /><br />这项研究搜集的污染数据显示,1982年至 2005年,淮河流域包括其支流和湖泊,水质明显恶化,尤其在后期。有些年,这条1000公里长的河流的60%多水质被评为“严重污染”。尽管自2005 年以来淮河水质出现了好转迹象,但研究报告警告说,淮河地区癌症高发的现象可能还会持续至少10年,因为癌症的症状往往需要在接触污染很多年才出现。<br /><br />中国环保部今年2月公布的《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承认,中国一些河流、湖泊、近海水域、野生动物和人体中已检测出多种化学物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已造成多起急性水、大气突发环境事件,多个地区出现饮用水危机,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癌症村”。<br /><br />近年来,中国因危险化学品生产事故、交通运输事故以及非法排污引起的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1月31日,河北长治市发生苯胺泄漏事件。调查证实,这家工厂泄漏了39吨苯胺,其中8.7吨流入河水,事件还造成河北邯郸市2月5日大面积停水。 </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