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日本著名记者、《朝日新闻》主笔船桥洋一(Yoichi Funabashi)的长篇新闻调查作品《炉心熔毁倒计时》(Countdown•meltdown)荣获第44回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船桥记者通过对福岛第一、第二发电站,东京电力公司、中央政府有关省厅官僚及驻日美军人士的深度采访,重现了两年前的3.11巨震中“复合型灾难”的惨剧。在这场战后前所未有的“国难”中,日方灾难应对体制中的种种问题凸显,有些是领导人个人的问题,而有些则是文化和民族性格的问题。美国介入应对后,一些决策和做法无往不与日本文化相冲突,甚至让两国同盟关系经历了一次空前的震荡和考验。但就结果而言,两国都练得不赖,乃至经过了这次试炼,同盟关系得以强化。对日本来说,美国仍是最可靠的盟友——没有之一。 (本刊首发)
每月存档:2013年8 月
爱与黑暗的故事—刘晓波的文学与人生
不管中共当局是否承认和接受,中国的民主转型已经不可避免。作为一名从天安门屠杀以来持续二十多年为中国的人权事业奋斗不止的知识分子,作为非暴力抗争的原则和“我没有敌人”精神的倡导者,作为惟一一名身处中国本土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必将在这一变革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民主化,不仅将使得十三亿中国人告别共产党暴政、基本人权受到法治保障,而且将带动新一轮的全球民主化浪潮,北韩、伊朗、古巴等独裁国家的变化必将加速。在此意义上,刘晓波对人类历史的推动,将不亚于南非的曼德拉、捷克的哈维尔、韩国的金大中和缅甸的昂山素姬等人。他应当像曼德拉、哈维尔、金大中和昂山素姬那样获得其同胞和全世界的支持。 (本刊首发)
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 官民对历史有不同解读
<br /> <div id="headerimg"> <i […]
世维组织谴责中国判处两名维族人死刑是政治审判
<div> <div><img alt="" src=&qu […]
中国抗议日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
<div> </div> <div> <div> <di […]
薄案开审在即 王立军案审判长钟尔璞突遭免职
<div> <p> <span id="defaultaudiolin […]
中国城市化新政策弊大于利
<div> </div> <div style="width:640p […]
中国学者:中国集体领导制度优于美国总统制
<div> </div> <div> <div> <di […]
翰墨難隨九鼎淪,丹青總賦五嶽尊
王康先生將於本八月三十一日開始以“還原抗戰真相,找回人間正義”為主題,在美國做巡迴演講。演講順序依次為,美東:華盛頓DC(華府華僑文教中心)、紐約(紐約中華公所、紐約華僑文教服務中心);美西:加州舊金山、洛杉磯、聖迭戈;美東:華盛頓DC美國國會圖書館等地。 (本刊首发)
万科老板以薄熙来事件为例鼓励中国企业家就时局发声
<div style="overflow: hidden; zoom: 1; font-f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