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和实际的——谁认同亚洲?

把“亚洲”不仅作为一个地理区域,而且作为历史文化思想有联系性的空间,希望从这一背景出发,重新思考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前景,这似乎无可非议。但是,这种被称为“亚洲主义”的思路,在日本的明治时代即中国的晚清时代就有了的。

评《环球时报》关于自由主义的社评(下)

由此可见,象《环球时报》社评那样,把当今中国的自由主义看成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当成“思想舶来品”,说它没有政治维度,不接地气,缺少中国性,是根本不合乎实情的,是站不住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