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斗争”是一个危险信号

<div></div><div><strong>中共正宣传贯彻习近平&#8220;8.19&#8221;讲话。一个刺目的关键词&#8212;&#8212;&#8220;舆论斗争&#8221;,在媒体上升温。有媒体甚至用&#8220;正面宣传,舆论斗争&#8221;八字概括习的讲话。这是危险信号。它的出现也存疑点。</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 style="font-size: 12pt;">最初官方报道没有&#8220;舆论斗争&#8221;</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笔者检索了一个月来中国传媒上对学习贯彻习近平讲话的报道,发现奇怪现象。</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习近平的讲话,8月20日晚由新华社首发。中共对领导人讲话的报道,有极严格审定程序。报道&#8220;8.19&#8221;讲话的电讯,决非新华社自己可以签发,而只能由分管宣传的政治局委员乃至更高领导拍板。</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笔者当时从电视收看这条新闻的印象,似较温和,这和后来的杀气腾腾调子不同。当时报道的大标题是&#8220;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好&#8221;。导语是&#8220;他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8221;重看全文,发现和后来报道最大的区别,是没有&#8220;舆论斗争&#8221;一语。</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这当然不是疏漏。自8月21日至9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8篇评论员文章,论学习&#8220;8.19&#8221;讲话精神。人民日报署名&#8220;本报评论员&#8221;的文章,规格极高(仅次于社论),这个系列评论具权威性,然而8篇文章均未使用&#8220;舆论斗争&#8221;的提法。还有 8月23日人民网发布的&#8220;解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8221;,5个标题,14则提要,都无&#8220;舆论斗争&#8221;。这样的&#8220;解读&#8221;,当然也不可能随意拟定。</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 style="font-size: 12pt;">&#8220;舆论斗争&#8221;是怎样升温的?</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虽然作为&#8220;规定动作&#8221;的上述报道未含&#8220;舆论斗争&#8221;,但早在8月21日,解放军总政治部就发出学习贯彻&#8220;8.19讲话&#8221;的通知,称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其中包括&#8220;正面宣传和舆论斗争&#8221;(解放军报8月22日)。8月23日,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传达习近平讲话,也提出&#8220;一手抓思想引导,一手抓舆论斗争&#8221;(中国青年报8月26日)。</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与同时段人民日报、人民网的调子不同,环球时报8月24日刊出评论《舆论斗争,不能回避只能迎接的挑战》。此文似暗指有人回避&#8220;舆论斗争&#8221;,但刊出不久就遭反驳。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8月27日在腾讯网撰文《&#8220;舆论斗争&#8221;是一个让人不安的字眼》,认为&#8220;用&#8216;舆论斗争&#8217;描述当下的思想交锋,让人恍若隔世。&#8221;</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8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8220;人民日报编委会&#8221;的学习&#8220;8.19&#8221;讲话文章《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科学指南》(这种署名方式是该报自1946年创刊以来首次),文章提出&#8220;有效引导舆论、积极开展舆论斗争&#8221;。让人不安的字眼,在人民日报阐述&#8220;8.19&#8221;讲话的长文中出现了。</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此类长文接踵而至。9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社长李从军的文章《牢牢掌握舆论工作主动权》,该文的观点&#8220;理直气壮正面宣传,旗帜鲜明舆论斗争&#8221;成为一些网站转载时的标题。9月16日,人民日报社长张研农发表《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他在强调&#8220;对敌对势力开展舆论斗争不能丝毫松懈&#8221;的同时,就&#8220;党性、人民性&#8221;问题,重申80年代&#8220;清除精神污染&#8221;运动时对该报老社长胡绩伟的批判。文章发表之日,恰是胡绩伟逝世周年忌日。</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人民日报上,1980年始有&#8220;舆论斗争&#8221;一语。从1980年到今年&#8220;8.19&#8221;,33年,总共只在全文中出现23次,且几乎全部用于&#8220;国际舆论斗争&#8221;、&#8220;反邪教&#8221;舆论斗争,仅有一篇短文,所用的语义与当今相同。而今年&#8220;8.19&#8221;后,一个月内,&#8220;舆论斗争&#8221;在人民日报上已经出现了4次,其语义,完全针对国内思想领域。</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这波舆论潮中,必须提到北京日报9月2日的文章《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要敢于亮剑》。&#8220;意识形态领域斗争&#8221;、&#8220;意识形态斗争&#8221;,是&#8220;舆论斗争&#8221;的同义语。此文一出,&#8220;亮剑&#8221;之声四起。</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9月4日,解放军报发文:《夺取网络舆论斗争的主动权》。9月6日法制日报报道,中央政法委提出&#8220;敢于舆论斗争&#8221;。9月10日起,新华网、人民网陆续刊发31位省级宣传部长学习&#8220;8.19&#8221;讲话的体会。这31位部长,至少有16位使用了&#8220;舆论斗争&#8221;或&#8220;意识形态斗争&#8221;的提法。其中措辞最为激烈的是湖北省委宣传部长尹汉宁。他在求是杂志称宪政民主、普世价值都是&#8220;美丽的谎言&#8221;。</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官员们纷纷表态,要强起来,不要&#8220;爱惜羽毛&#8221;,不当&#8220;开明绅士&#8221;。&#8220;8.19&#8221;后的一个月内,各省(自治区)的第一书记,至少有5位,或公开讲话,或主持会议,表态支持&#8220;舆论斗争&#8221;,包括张春贤(新疆)、袁纯清(山西)、王三运(甘肃)、骆惠宁(青海)、王儒林(吉林)。一些中央机关部门领导也群起发声。</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笔者9月5日曾在联合早报撰文《&#8220;宪政&#8221;依然生死未卜》,指人民日报和求是杂志尚未批宪政,现在他们的批判开始了。除了前面引述的湖北宣传部长在求是杂志的文章,9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政治定力》一文,也将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8220;普世价值&#8221;、西方宪政民主统统归入&#8220;要使中国脱离社会主义轨道,脱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8221;的&#8220;错误思潮&#8221;。</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9月1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出席四总部抓基层协调会,会议主题是落实习近平指示、将强军目标落实到基层。但许其亮讲话引人注目地指示&#8220;要积极抢占网络这一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阵地&#8221;、&#8220;筑牢防范敌对势力渗透破坏的防线&#8221;。9月18日解放军报发表文章,提出要像朝鲜战争坚守上甘岭那样,&#8220;铆在意识形态斗争的阵地上&#8221;。</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 style="font-size: 12pt;">高压态势超过江、胡</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8220;8.19&#8221;讲话一个月来,从最初官方正式解读回避&#8220;舆论斗争&#8221;,到&#8220;舆论斗争&#8221;杀到前台,再到军方&#8220;亮剑&#8221;,控制舆论的高压态势已十分清楚。笔者通过&#8220;慧科搜索&#8221;,发现关键词&#8220;舆论斗争 or意识形态斗争 or意识形态领域斗争&#8221;在这一个月中国媒体上的使用量,接近中共18大后至&#8220;8.19&#8221;之前8个多月的总量(前者为56,后者为64)。</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中共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不多见。江泽民任总书记期间,1994年1月召开过一次(另有1996年10月14届6中全会,以&#8220;精神文明建设&#8221;为主题)。胡锦涛任内,2003年12月和2008年1月各开过一次。可以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是最高领导人宣示舆论工作总方针的契机。</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笔者检视了江、胡在上述会议的讲话。江时期,舆论工作的核心口号是&#8220;舆论导向&#8221;。江曾就&#8220;反西化、分化&#8221;等,说过许多狠话。但1994年初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时值14届3中全会确立&#82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221;,他紧跟邓小平改革理论,号召&#8220;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8221;。还提出&#8220;群众&#8230;&#8230;在改革中由于利益关系调整而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需要疏导和解决&#8221;。这个讲话不算强硬,看得出邓小平当时&#8220;要警惕右,但主要是反左&#8221;的指示对他的制约。江执政时,确定了融入国际的大方向,若非他当年决策发展互联网,中国互联网不会有后来的爆炸性增长。</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胡锦涛时期,舆论工作的核心口号是&#8220;舆论引导&#8221;。16大后,2003年12月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号召创新,&#8220;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帮助人&#8221;。在他第一个任期,中共强调&#8220;三贴近&#8221;即宣传工作要&#8220;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8221;,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17大后,2008年1月的讲话,他提出&#8220;提高舆论引导能力&#8221;,还呼吁保障人民文化权益,&#8220;尊重差异、包容多样&#8221;。</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这年6月20日,胡锦涛视察人民日报,强调&#8220;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8221;,&#8220;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8221;,&#8220;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8221;。胡的&#8220;舆论引导&#8221;与江的&#8220;舆论导向&#8221;有微妙不同。&#8220;舆论导向&#8221;明言严控,而&#8220;舆论引导&#8221;则试图以柔性手段掌握话语权。在胡锦涛第二任期内,以微博为代表的中国大陆社交媒体,迅猛发展。</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江、胡无疑都坚持&#8220;党管媒体&#8221;,他们在任时期,媒体之灾屡见不鲜。不过他们提出的方针,至少有包装,顾及国际观瞻,未轻言&#8220;斗争&#8221;,他们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未成为反右宣言书。</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习近平上任之初,看到他轻车简从重走邓小平南巡之路,看到对中央领导的报道和会议报道一度少了些可憎面目,人们以为政改就在眼前。但事与愿违,&#8220;舆论斗争&#8221;来了。</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事实上,公众至今都未见过&#8220;8.19&#8221;讲话全文。单看党媒最初的报道和解读,习的讲话与江、胡大同小异。报道中引述他所说的&#8220;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8221;和&#8220;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8221;,并不能直接转述为&#8220;舆论斗争&#8221;。然而,从军委副主席、团中央书记的传达到各省的表态,联系到&#8220;8.19&#8221;之后对互联网和公民运动活跃人物的严打,可以相信,继&#8220;舆论导向&#8221;和&#8220;舆论引导&#8221;之后,&#8220;舆论斗争&#8221;已成为当前中共的舆论控制总方针。&#8220;舆论斗争&#8221;的剑锋,已从过去主要指向西方、邪教、民族分裂势力,扩大到指向国内知识界和普通网民。</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这使本届中共领导的政治高压态势,有超过江、胡时期,并有冲击经济工作(特别是18届3中全会将启动的经济改革)这个&#8220;中心&#8221;,使中国政治重蹈毛时代覆辙的危险。不知中共高层是否意识到,当他们信誓旦旦要反腐打虎的时候,&#8220;舆论斗争&#8221;却先期剿灭了大批武松,大大削弱了反腐的社会支持力量。</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div><strong>学者陈子明在德国之声撰文称:&#8220;有人说,现在中国思想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很像1980年代的&#8216;清除精神污染&#8217;运动和&#8216;反自由化&#8217;运动。我说,这个比喻不确切。我在一条微博中写道:清污、反自由化和反和平演变,都是在80年代底色上的斑点。最近层峰打通了前30年与后30年,官方就可以在50年代的底色上泼墨了。&#8221;这是发人深省的警告。</strong></div><div><strong><br /></strong></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