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所有的樂譜都被紅衛兵燒毀了。」我說:「這首《華麗幻想曲》,是父親憑著記憶,用手抄寫下來給我練的。」庫拉克大師聽了這話,身體猛然坐直,眼睛睜大,臉色變得通紅,嘴唇抖動著……
每月存档:2013年9 月
中国曾经的世界一流大学
到20世纪30年代,燕园内已经是大师云集,其中既有国外归来的博士、硕士如洪业、赵紫宸、冯友兰、吴文藻、雷洁琼等,也有国内享有盛名的学者如陈垣、周作人、郭绍虞、容庚、顾颉刚、钱穆、朱自清等,还有燕大自己培养并选送出国深造后学成归来的学者,如冰心、许地山、齐思和、严景耀、侯仁之等。燕大的教师队伍,一下子变得人才济济,星光璀璨。名教授的到来不仅使燕大比较薄弱的文史教学研究得到了提升,也大大提高了它在中国学界和社会上的地位。
总统战争权限与动武叙利亚
被巴沙尔•阿萨德在两个星期前用化学武器谋杀,包括四百名儿童在内的一千四百二十九条死尸,另加三千六百名躺在医院里的化学武器伤患,成为压断巴沙尔•阿萨德骆驼背上最后的一根稻草。
国内外的大环境,没有一件是对巴沙尔•阿萨德有利的。内有庞大的临时政府压力,外有被美国飞弹袭击的威胁,四面楚歌,一夜数惊,看来是阿萨德家族抓紧机会,在大祸临头之前,领取通往国际机场登机証的时候了。 (本刊首发)
中国农民的苦难史诗——玫瑰坝
难道中国人的那段历史,尤其是受苦最深的农民的苦难生活,就这样被共产党隐瞒了?然后被当代人遗忘了?最后对后代人不仅成为空白,而且成为根本不存在和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我一直在等待中国出现一部伟大的不是谩骂的彻底揭开共产党统治画皮的小说。 我一直怀疑中国人有没有能力将它写出来。当我读玫瑰坝到一半时,我感觉它来了。
夏业良教授声明
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 (笔名:单仁平)公开造谣,本人去年通过岗位业绩考核,胡却说我没有通过,属于恶意造谣诽谤。请胡公布向他提供不实信息的人名与职位,否则本人保留起诉胡锡进诽谤的法律权利。
英媒:中国拥抱“英国模式”
李稻葵说:“今天的中国领导人正在仔细研究过去400年英国模式的政治变化,分析英国与法国的差别。”
“我们认为,原因是(英国)尊重传统,不过,在需要的时候也愿意改革。”文章接着援引李稻葵说,英国经历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与美国的战争,与法国的战争,两次与德国交战,大英帝国的兴盛和衰落,实现普选,但是,在这些动荡过程中,社会却一直保持稳定,传统的建制、政治结构都保存了下来。
再闻师涛声,初见王小宁
2013年9月1日早上,突然听说师涛回家了。打听到师涛的手机号码后打过去,无人接听。打给高琴声老师,手机响了一声,一个女声喂了一下,我说是高老师吗,我是山东王金波。那边立即没了声音。两秒钟后,一个有些陌生的男低音说了声你好,我是师涛。……(本刊首发)
当代之“打油诗”———《点灯集》读后
梁任公以为定庵之在晚清大有功于思想解放,时人读龚集“若受电然”。就这一点而言,《点 灯集》和《当代打油诗丛书》中其他名家作品,与龚集相较,则不啻后海之于先河。因此之故,我最初不太能接受将《点灯集》归类于“打油”体诗。后来读到《当 代打油诗丛书》的“弁言”才知道“打油”一词今天已取得了全新的时代意义。邵燕祥先生在“弁言”中说:“而打油诗之所以为打油诗,不管各家风格迥异,其关 注民生,直面现实,热爱生活,疾恶如仇是一致的;可以说,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正是这些打油诗的灵魂。”
读书双月记之七(2013年7—8月)
应该立法规定政府有责任建设公共图书馆并为国民提供足够图书。我所在的维多利亚小城,每个居民都可以办一张公共图书馆的借书证,而一个借书证一次最多可以借出60本书;我家四口人,一次就能借240本书——哈哈,俺们哪里看得了这么多书啊。试问“盛世”中国的什么地方能有这个读书便利?中国盖了那么多、那么豪华的各级政府办公楼,能把这个钱分出十分之一在当地盖公共图书馆也好啊。他们会这么干吗? ……(本刊首发)
余英時: 中國會回歸文明的主流
我的看法從19歲就形成了,但我不是為了反共而反共。我對中國前途並不悲觀,中國傳統文化不會消失,中國有些東西是生了根的,如祭祖、同鄉會等「老東 西」,還有溫柔敦厚、人情味等,我相信慢慢還會回來。將來我們還要過正常生活,現在鬥爭太多,尤其共產黨一天到晚講階級門爭,但相信共產黨不會永遠存在, 將來總有一天會回歸文明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