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成为国旗和国家的奴隶

在一片杀伐之气的中国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清醒的声音。其中,我最欣赏的是一位网友的留言:“看到别人举起你不认可的旗帜,你可以离开,可是没有权利叫她放下;听到不同意的观点和不接受的信仰,可以辩论,可是没有权利叫他闭嘴。文明其实很简单,无非是,避免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不便,接受别人你不喜欢的行为。一个人能有这样的修养胸怀,一定能让别人喜欢。一个国家能这样,一定能让世界喜欢。”如果所有的中国人和台湾人都有这样的理性与气度,两岸的和平就触手可及。 (本刊首发)

当大学远离真理,穆尔西之流便应运而生

人文教育为何重要?如果缺失了人文教育,西方何以为西方,自由何以为自由,就成了无解之谜。西方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衰落,不仅使得生活在西方的年轻人找不到生命的目标,而且使得那些到西方来寻求知识和真理的其他国家的学生无法形成整全的世界观。穆尔西不是孤立的个案,中国和台湾的若干留学欧美的人士,亦走向民主自由之反面。 (本刊首发)

孫歷生和于光遠

廣受尊敬的社科界前輩于光遠先生已於九月在北京逝世。本文描述一段有關他前妻的悲慘故事。年輕單純的孫歷生在五七年劃成右派,于光遠和她離婚,她歷盡困苦,文革中又慘遭迫害,自殺而死。她的不幸,四十五年來,于光遠從不提及,作家王蒙在小說中則加以扭曲。王友琴在調查文革暴行中目睹許多怪人怪事,深感記錄歷史的艱難。這篇報告顯示中共為一黨之私,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道德人性摧殘到了何等地步!迄今沒有絲毫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