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div id="headerimg" style="float: left; margin: 0px 15px 20px 0px; display: table; width: 350px; background-color: #333333; font-size: 19px;"><img src="http://www.rfa.org/cantonese/news/HK-election-12042013093513.html/HK-Election-Gov350.JPG/image" alt="HK-Election-Gov350.JPG" title="HK-Election-Gov350.JPG" height="474" width="350" /><div id="headerimgcontents" style="height: auto; overflow: hidden; margin: 0px; padding: 0px;"><div id="headerimgcaption" style="color: #ffffff; float: left; margin: 0px; box-sizing: border-box; padding: 0px 10px 5px; width: 350px;"><span style="display: block; font-size: 14px;">12月4日,香港政改谘询正式启动。谘询文件将就提名委员会组成、提名程序、普选行政长官的投票安排、任命行政长官的程序等谘询公众意见。另外亦会就2016年立法会产 生办法收集意见。(香港政府新闻网)</span><div id="zoomattribute" style="color: #999999; position: relative; top: 0px; font-size: 10px; float: right; width: 330px; margin: 0px; height: 0px; vertical-align: middle;"></div></div></div></div><div id="storytext"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 #333333; background-color: #ffffff;"><div><div></div></div><p style="margin-bottom: 15px; line-height: 20px; font-size: 14px;"></p><p style="margin-bottom: 15px; line-height: 20px; font-size: 14px;">香港政府公布政改谘询细节后,多个泛民人士认为,相关文件内容存在筛选框架,担心末来进行的谘询,亦会轮为“伪谘询”。有泛民议员甚至认为谘询文件关卡重重,社会应放弃幻想全力为占中作准备,以争取真普选。(林静报道)<br /><br />对于政府周三交代政改谘询细节,《真普选联盟》召集人郑宇硕接受本台访问时指,文件中表明,社会上的部分建议可能抵触基本法,令人感觉政府对某些建议有倾向。例如要求爱国爱港这一条件,不应成为政治上的筛选标准,由提名委员会审查候选人是否符合爱国爱港,是不民主的做法,真普联并不接受。<br /><br />郑宇硕: 我们觉得不应在这时刻限制人数,不应限制候选人数目。毕竟香港的政治光谱很大,由曾钰成至梁国雄,你应该做有容乃大,让市民是觉得有选择。<br /><br />他强调,真普联提出的公民联署提名,并无违反基本法,亦无削弱提名委员会的提名权,因为最终仍然要由提委会确认才能成为候选人。郑宇硕又说,《真普联》的民调发现,近四分三市民支持公民联署,认为这是抗衡筛选的机制,希望中央及特区政府尊重民意。<br /><br />而学民思潮召集人黄之峰认为,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召开记者会就政改谘询细节的解释,明显已经存在筛选限制,担心所谓的“政改谘询”,只会轮为“假谘询”。<br /><br />黄之峰: 分组点票不是这次政改的考虑,我们学民思潮认为林郑月娥这样说,已经是前设,而且说提名委会员是有多种限制,不停暗示,用文字要排除公民提名,那是不合理,因为谘询是广泛听市民意见,若有前设,那就是伪谘询了。<br /><br />而民主党立法会议员何俊仁认为,政改谘询相关文件表面上并无“筛选框架”,但有些建议却明显存在偏向性和引导性。他认为,大众不要再诠释文件字句意思。<br /><br />何俊仁: 文件中有问,行政长官候选人应该有多少个,二还是四,但其实是可以无限制,但放在注解处,我觉得是有一点引导性,但整体是开放的。香港人别想太多了,总之要看基本法,但我们要以最宽松方法去解释基本法,尽量争取最开放的民主制度。<br /><br />而“占领中环”发起人戴耀廷对传媒表示,政改谘询文件部分说法有引导性,做法不理 想。例如指出提名委员会必须“机构提名”,但这只是对基本法的其中一种解读。他说,现阶段不会提早“占中”,希望政府开放聆听意见。<br /><br />对于文件提及2007年谘询时,较多意见认为应该有两至四名候选人,戴耀廷认为, 政府无提出相关理据,而全世界都无一个提名机制为候选人人数设上限。他又 说,会再举行商讨日,交由全民投票后,预计明年6月提出最终的普选特首建议方案。<br /><br />而公民党党魁梁家杰认为,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公布谘询时发表的声明暗藏玄机, 如到明年8月才整理好这次谘询收集的意见,意味公众将无足够时间,讨论及后政府提出的方案。<br /><br />工党的何秀兰就指出,林郑月娥以饭局谘询立法会议员意见,但如果沟通欠缺诚意,就无法达成共识。<br /><br />另外,新民主同盟的范国威批评,谘询文件关卡重重,他认为社会应放弃幻想,全力准备占中,争取真普选。<br /><br />而建制派《民建联》议员叶国谦期望谘询有助收窄分歧、凝聚共识。该党会考虑研究,成立专责小组进行政改焦点研究,并提出民建联对政改的建议。</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