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精神能否对中国有借鉴意义?

<div><iframe src="http://voachinese.share.voanews.eu/flashembed.aspx?t=vid&amp;id=1809160&amp;w=640&amp;h=363&amp;skin=embeded" scrolling="no" frameborder="0" width="640" height="363"></iframe></div><div>&nbsp;</div><div><span style="font-family: NSimSun, SimSun, PMingLiU, Arial, Helvetica, \’Arial Unicode MS\’, sans-serif; font-size: 15.199999809265137px; line-height: 22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华盛顿</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NSimSun, SimSun, PMingLiU, Arial, Helvetica, \’Arial Unicode MS\’, sans-serif; font-size: 15.199999809265137px; line-height: 22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nbsp;&#8212; 导语:最近刚刚逝世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是南非著名的反种族隔离革命家、政治家、慈善家,他被视为南非的国父。为争取废除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曼德拉坐了27年牢。1993年,曼德拉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第二年,他成为南非的首位黑人总统。自从南非结束种族隔离制度以来,曼德拉受到各界的赞许,其中包括过去曾反对他的人。曼德拉的去世也引发中国网民就曼德拉精神是否对中国有借鉴意义的热议。<br /><br /><a href="http://www.voachinese.com/media/video/1809160.html?"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132fbe;">火墙内外视频: 曼德拉精神能否对中国有借鉴意义?</a><br /><br /><ul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font-size: 15px; list-style-type: none; list-style-position: inside;"><li style="padding: 0px 0px 5px; margin: 0px 8px 0px 0px; font-size: 11px; float: none; display: inline-block; line-height: 15px; min-height: 20px; background-image: none; overflow: auto; list-style-image: none; background-position: 0% 6px;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voachinese.com/audio/Audio/354906.html" style="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Arial Unicode MS\’, sans-serif;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132fbe; display: block; min-height: 14px; background-image: url(http://www.voachinese.com/img/sprites/icons_MEDIA_ltr.png); padding-left: 20px; font-size: 11px; background-position: 0% -1200px;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火墙内外: 曼德拉精神能否对中国有借鉴意义?</a></li></ul>&nbsp;<br />正文:12月5号,献身于废除种族隔离斗争的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与世长辞。噩耗传出后,大批民众纷纷前往位于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的曼德拉广场向他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敬献花圈。<br />&nbsp;<br />12月10号,南非政府在约翰内斯堡举办2010年足球世界杯的主会场为曼德拉举行了规模空前的追悼活动,世界各国和国际机构的100多位领导人出席了这一活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其他国家领导人分别致辞。<br />&nbsp;<br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特别代表、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也出席了这一活动并且发表了致辞。<br />&nbsp;<br />中国当局一方面在公开场合声称&#8220;曼德拉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8221;,但另一方面,据中国数字时代网披露,中宣部对媒体报道有关曼德拉去世的消息却做出了严格的限制。中宣部的通知称:&#8220;各媒体和网站要慎重取材适度报道。不突出曼德拉本人在人权、民主问题上的言论,特别注意有关图像,视频内容的选择发布,不可涉及曼德拉与达赖交往,以及和台湾有关的内容,不得转载和炒作曼德拉个人的婚姻生活。&#8221;<br />&nbsp;<br />事实上,自从曼德拉逝世以来,许多中国网民就从人权、民主的意义上议论中国能否真正学到曼德拉精神。<br />&nbsp;<br />知名学者吴祚来在推特发表评论说:&#8220;曼德拉逝世了,达赖悼念,奥巴马悼念,习近平也悼念,普京当然不例外。什么是普世尊重,这就是普世尊重。为什么会有普世尊重,因为曼德拉体现了普世价值,自由的价值,独立的价值,民主的价值,真相与和解的价值,以及宽恕与拯救的价值。中共尊重曼德拉,要从价值层面上去尊重,不要再摧残良心犯了。&#8221;<br />&nbsp;<br />1993年,曼德拉和当时的南非总统德克勒克共同荣获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因此,有网民称:德克勒克和曼德拉一样伟大,没有前者,也就没有后者。也有网民感慨中国没有德克勒克。<br />&nbsp;<br />一些网民还通过曼德拉的几十年坐牢经历把当年南非白人政权下的监狱系统与中国的监狱做比较。<br />&nbsp;<br />网易新闻评论说:&#8220;从曼德拉的自传中可以看出,在他与南非白人政权抗争的40多年里,包括早年从事武装斗争和其监狱生涯,曼德拉一生从未挨过打。&#8221;<br />&nbsp;<br />早在三年半前,凤凰网十大洞察力博主许锡良就曾发表一篇题为&#8220;中国为什么出不了曼德拉式的人物&#8221;的博文。他在文中称:&#8220;如果曼德拉在中国的监狱里坐上不要说27年,就是坐上个7年8载的,仍然能够不被&#8216;喝开水死&#8217;,不被&#8216;躲猫猫死&#8217;,&#8216;纸币开锁死&#8217;,恐怕已经是十分幸运的了。&#8221;<br />&nbsp;<br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马勇指出:&#8220;成就曼德拉的伟大,除了他的坚持、信念、毅力,还有一个条件,就是他所遇到的敌人比较有底线。想想看,坐牢二十多年,还能健康地走出来,而且没有屈辱地认罪、认错,这对很多国家来说,简直不可思议。&#8221;<br />&nbsp;<br />曼德拉当年曾被中共视为反帝斗争的代表人物,但许多异议人士则将他看成是反专制运动的楷模,并且希望中国也能出一位曼德拉式的人物。<br />&nbsp;<br />网民&#8220;地瓜熊老六&#8221;说:&#8220;中国虽然没有种族隔离,但是有特权隔离!&#8230;&#8230;中国需要曼德拉带领草根,去争取只有特权阶层才享有的权力!&#8221;<br />&nbsp;<br />然而,2010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中国公民刘晓波至今仍被当局关押。许多网民感叹中国式的曼德拉难以产生。<br />&nbsp;<br />旅美学者何清涟在推特评论说:&#8220;刘晓波尽管受到了人性化对待,他的妻子可没有类似待遇。妻弟被以小事入罪系狱,妻子没能像曼德拉夫人一样在外从事政治活动,等同于软禁。大家莫以为中共宣布曼德拉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就以为中国会允许出现曼德拉了。&#8221;<br />&nbsp;<br />网民&#8220;大师兄&#8221;在推特调侃说:&#8220;人人都说曼德拉,还有刘霞关在家。&#8221;<br />&nbsp;<br />悼念曼德拉的活动适逢世界人权日和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而一天前,美国国务卿克里敦促中国当局释放刘晓波,并结束对其妻子刘霞的软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回应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他还称,在中国人权问题上,只有中国13亿人民最有发言权。<br />&nbsp;<br />一些网民认为,看来中国的人权状况的改善尚需时日,国民必须学习曼德拉精神,在争取民主人权方面既要有排除万难的决心,又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br />&nbsp;<br />香港乐队Beyond是华语乐坛上最具代表性的摇滚乐队,其主唱黄家驹当年受到曼德拉事迹的启发,在曼德拉出狱后创作了一首歌颂曼德拉的歌曲《光辉岁月》,这首励志歌曲堪称是追求自由的颂歌。尽管Beyond乐队的粉丝都很熟悉《光辉岁月》,但是其中许多人并不知道这是献给曼德拉的歌曲。最后,我们就用Beyond演唱的《光辉岁月》表达对曼德拉的敬意。<br />&nbsp;<br />视频歌曲:《光辉岁月》 &#8220;钟声响起归家的信号,在他生命里仿佛带点唏嘘。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年月把拥有变作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8221;</span><br />&nbsp;</div>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