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產不歸零,學運不終止

臺灣憲政體制不清,既非總統制也非內閣制,但若是屬於半總統制,則與法國可換軌的總理-總統制有所不同,而是被Shugart與C arey評為不佳的總統-議會制,其實就是具備古代皇帝-宰相制度的特質,即總統有權無責,行政院長有責無權。而不當的選舉制度設計,則讓獲得50% 左右選票的政黨有可能分配到70% 的席次。<br /><br />依據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評比,2014年臺灣與日本、南韓、蒙古並列為亞洲自由最高等級,平均1.5(最高為1的等級亞洲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達到這個標準)。然而,同屬於半總統制的蒙古,總統與國會皆已發生雙輪替,而臺灣卻只有總統雙輪替而已。依據H untington的民主鞏固最低標準-雙翻轉測驗(tw o-turnover)的檢驗,臺灣只能被列為準鞏固民主國家,而沒有資格被列入已鞏固的民主國家。換言之,從戒嚴時期到現在,臺灣現有的法律基本上皆由國民黨(或泛藍)擁有多數的意志所制訂。<br /><br />馬英九2008年當選,提出全面執政、全面負責時,筆者就隱隱約約感到不安,因為極可能造成全面腐化、全面濫權。基於「絕對權力、絕對腐化」的原理,當他「黨產歸零」與「不兼黨主席」兩個承諾失信於民時,必然造就了現在的情勢。換言之,權責不相當的憲政體制,配上比例失衡的國會選舉制度,再加上以龐大黨產為後盾的黨紀約束之下,必然容易造成這次太陽花學運前後所發生的國會多數暴力與行政權暴力鎮壓公民和平抗爭運動的事件。<br /><br />所謂憲政主義(constitutionalism ),就是限制政府權力的專斷,保障人民的權利。因此,臺灣憲政之癌與民主化的毒瘤,甚至於說黨國體制的陰魂未散,其背後最大的因素即國民黨黨產未歸零。若沒有黨產,馬英九總統敢發動對王金平院長的鬥爭嗎?若沒有黨產,不滿黨中央與黨主席的國民黨立法委員會不會選擇離開,而讓國民黨不再擁有國會的多數?<br /><br />故淺見認為,這次被評為史上最成功的太陽花學運,當反黑箱服貿運動告一段落時,應將整個焦點移向要求國民黨黨產的歸零上面。建議將學運改為發動每週或每個月包圍國民黨中央黨部與各地方黨部的運動,至少要做到國民黨黨產若要信託也應由公正第三者來監督,不可以再讓黨產成為臺灣選舉競爭不公平的重要因素。<br /><br />畢竟,惟有建構一個立基於正義原則的法治社會,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對於一個新興民主國家來說,公平正義的最低標準就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政黨,作相同的事情,應該獲得相同的對待。而龐大的黨產歸零與否,豈不就是最重要的檢驗?<br /><br /><em>(作者為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em>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台海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