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的鳳凰浴火重生——“天安門民主大學”復校側記

<br />&#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誕生於一九八九年六月三日北京天安門廣場,不到十小时就倒在了六四的血泊中;25年后&#8220;天大&#8221;復校,借助互联网今後無所不在,沒有人能阻擋這只浴火重生的鳳凰在互聯網上翱翔。<div>&nbsp;</div><div>&nbsp;</div><strong>涅槃的鳳凰,浴火重生</strong><br /><br />去年,&#8220;六四&#8221;二十四周年紀念日,海內外四十多位著名學者與流亡海外的天安門廣場學生領袖和民運人士,發表宣言,宣佈 &#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將在&#8220;六四&#8221;二十五周年紀念日以網路大學的形式複校,並由方正、封從德、張伯笠、熊焱、葛洵五人組成籌備組,以美國舊金山灣區為基地,開展複校籌備工作。今年,&#8220;六四&#8221;二十五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籌備組召集人兼發言人方政宣佈:經過一年的緊張工作,複校籌備工作就緒,&#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定於六月一日在舊金山市總圖書館禮堂舉行開學典禮。<br /><br />&#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誕生於一九八九年四月三日北京天安門廣場。那一天,二十四萬解放軍戒嚴部隊已將廣場包圍。三日傍晚,&#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創建人、首任校長、學生領袖張伯笠宣佈&#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成立。&#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的橫幅在廣場中心拉起,那就是&#8220;天大&#8221;的校址。中國社科院政治所所長嚴家祺、作家鄭義等著名學者受聘擔任&#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教授。晚上十點鐘,嚴家祺開講&#8220;天大&#8221;建校後的第一課,向據守廣場的成千上萬學生傳授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真諦。第一堂課也是&#8220;天大&#8221;建校後唯一的一堂課,接著,便是&#8220;六四&#8221;屠殺,解放軍士兵手持衝鋒槍、開著坦克車衝進天安門廣場,&#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廣場上的中國民主女神雕像,與幾千學生、市民一起,倒在廣場和北京大街的血泊中。<br /><br />&#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誕生不到十個小時,但在中國的民主運動史和中國的教育史上,卻寫下最為光輝和悲壯的一頁。嚴家祺的第一堂課,也必將載入中國民運和中國教育的史冊。<br /><br />五年後的&#8220;六四&#8221;紀念日,中國民主女神像在美國舊金山從新矗立,她依然高舉火炬,美麗而高貴。二十五年後的&#8220;六四&#8221;紀念日,&#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在互聯網上複校,她猶如涅槃的鳳凰,浴火重生。<br /><br /><div><img alt="" src="/EditBackyard/EditorData/Photo/2014/May/5162014TU.jpg" height="521" width="600" /></div><div>&nbsp;</div><div><strong></strong></div><div><em>图:天安门民主大学復校籌備組左起:熊焱、封从德、方政、葛洵&nbsp;</em></div><div>&nbsp;</div><div>&nbsp;</div><div><strong>八十多岁的鲍彤在北京报名参加</strong></div><br />對&#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複校做出強烈反應的,是兩種人:中國民主運動的推動者,和中國民主運動的敵人。<br /><br />&#8220;天大&#8221;將要復校的消息傳出,嚴家祺向複校籌備組發來賀信,寫道:&#8220;二十四年前的&#8216;天安門民主大學&#8217;復校,這是中國歷史正在發生轉折的重要標誌。&#8221;嚴家祺接受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訪問還表示:&#8220;一件事情要做得好,實際上是看一種精神。現在方政是召集人,他確實是堅定不移的要發揚&#8216;天安門民主大學&#8217;精神的。他的兩條腿是在天安門廣場被坦克壓斷的,他的全部苦難,就是代天安門廣場全部留守人承受的苦難。&#8221;<br /><br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授、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余英時,給&#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複校籌備組發來賀信寫道:&#8220;今天&#8216;天安門民主大學&#8217;決定複校後以&#8216;自由人權、民主憲政&#8217;為終極的宗旨,號召天下,這是一個天大的喜訊。我深信這一浴火重生的民主大學必能造就大批的人才,最後實現它的宗旨。&#8221;<br /><br />遠在北京的趙紫陽時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秘書鮑彤,獲悉&#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複校,接受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訪問說道:&#8220;我應該報名參加這個學校的初級班,從第一課開始學起。我覺得在中國進行民主啟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可能比民主實踐更重要,啟蒙才有實踐。當然並不是說啟蒙可以代替實踐,但在今天中國大陸,談民主的實踐,恐怕在相當程度上是一種奢望,但進行民主的啟蒙,這是迫切的、現實的要求。我覺得我就需要民主啟蒙,因此如果這個學校恢復的話,我很願意成為這個學校初級班一年級的學生,儘管我八十多歲了。&#8221;<br /><br />而中國民主運動的敵人卻對&#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 復校表現出異常的恐慌。&#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網站開通不到十個小時,便被中國的網路防火牆遮罩。但這擋不住國內的線民、尤其是青年線民,翻牆訪問&#8220;天大&#8221;的網頁。許多國內線民致信籌備組,詢問能為&#8220;天大&#8221;復校做些什麼,希望能擔任&#8220;天大&#8221;復校的義工。事實上,&#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籌備組成員和所有參與籌備的工作人員全部是義工,一年來,籌備復校的大量技術性和事務性工作,都是由義工完成的。<br /><br /><br /><strong>&#8220; 天大&#8221;横空出世举世无双</strong><br /><br />一年來,&#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成功的設立了&#8220;校務委員會&#8221;和&#8220;學術委員會&#8221;兩個機構。校務委員會的任務是處理學校的事務性工作,並且要為學校籌措資金,其職能與所有大學的校務委員會一樣。&#8220;天大&#8221;的辦學資金來源於何處?我所知道的是,相當一部分來自中國國內人士的捐助。瞭解&#8220;天大&#8221;復校的籌備過程,使人感受到,國內各界對&#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復校的期盼,遠遠殷切于、急切于海外人士。<br /><br />學術委員會的設立則表明&#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將要達致的學術水準。在開學典禮上,籌備組將要公佈&#8220;天大&#8221;學術委員會委員的名單,人們會看到,&#8220;天大&#8221;學術委員會是中國民主理論最高學術水準的殿堂。學術委員會在開學日,首批推出十門課程和一套中國近代、現代史語音講座。十門課程都由著名學者講授,包括執美國民主理論學術之牛耳的斯坦福大學政治學教授、胡佛研究院研究員、權威的《民主》期刊主編拉裡&#183;戴蒙德。<br /><br />復校籌備組一年來遭遇的困難和克服困難的艱辛難以盡述,但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因為換來的是一間不但在中國、而且在全世界也堪稱獨一無二的&#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br /><br />八九&#8220;六四&#8221;以來,中共對大學禁錮的嚴酷甚於對媒體的控制,產生思想、文化與科學的學府,在中國卻無一不淪為每天在培養和製造無恥。而在紀念&#8220;六四&#8221;二十五周年的日子,屬於全體中國人的&#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為喚醒中國教育的良知,為喚來自由民主的中國,橫空出世。<br /><br /><div>網路教學取代實體的課堂,正蔚為潮流,是人類教育的明天;中國正面臨大變革,需要民主思想的資源,如鮑彤所說:進行民主的啟蒙,這是迫切的、現實的要求。&#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複校正逢其時。&#8220;天大&#8221;複校籌備組成員、前八九民運天安門廣場學生領袖封從德表示:互聯網把中共打回&#8220;冷兵器&#8221;時代,在互聯網上,中共與網民,力量對比,中共不佔優勢,並終將輸掉網路戰爭。互聯網上的&#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強勢過幾十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當年在天安門廣場誕生的&#8220;天大&#8221;,今後無所不在,沒有人能阻擋這只浴火重生的鳳凰在互聯網上翱翔。當年由嚴家祺先生開講的第一課:民主、自由、人權、法治,將在&#8220;天安門民主大學&#8221;有更多的教授一課一課講下去,直講得中國風起雲湧、天翻地覆。</div><div>&nbsp;</div><div>&nbsp;</div><br /><em>二零一四年五月四日<br /><br />(天安门大学网址http://www.tiananmenuniv.ne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