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境内有汉、彝、藏、羌、回、蒙古、傈僳、满等十三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570多万。四川又是个移民的省份,历史记载的大规模移民便有6次,从俗谚“湖广填四川”可见一斑。这种多民族融合,五方杂处的人文环境,造就四川人刚烈豪迈,富于叛逆,头脑机敏、幽默诙谐,任侠仗义、重然诺、轻生死,敢为天下先的性情。古往今来,四川人材辈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故而,从《北周书》开始,就酷评四川人“乐祸贪乱”“易动难安”“蜀人多变”;明末清初,四川广安欧阳直在《蜀警录》说得更大气:“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br /><br />众所周知,四川的保路风潮是辛亥革命的导火索。20世纪初,四川人民为反抗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主权,富至绅士商贾,贫至贩夫走卒,各阶层有近千万人集资自办川汉铁路。<br /><br />1911年5月,宣统三年四月,清政府与民争利,宣布:集股商办的干线,一律收归国有,强收川汉、粤汉铁路为“国企”,用兑现遥遥无期的“国家股票”“偿付” 民间集资,肆无忌惮地无耻掠夺百姓财富;随后又与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公开出卖川汉、粤汉铁路修筑权。<br /><br />消息传开,四川民众极为愤慨。6月17日,成都各团体两千余人在铁路公司开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提出了“破约保路”的宗旨,发布《保路同志会宣言书》等文告,并派会员分路讲演,举代表赴京请愿。全省各州县各团体闻风响应,甚至连学生也成立保路同志分会,会员达数十万之多,形成风雷激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群体事件”。应该说,保路风潮最初只是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和个人生存的“上访”活动,虽然没申明“我没有敌人”,采取的行动仅限于“上书请愿,泣求天恩”的“非暴力不合作”手段,绝非“煽动颠覆国家政府罪”。但腐败透顶的清庭不顾人心向背,信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电饬总督赵尔丰切实镇压。赵尔丰“当时没有经验”,没有“橡皮子弹”,更无“震爆弹”和“催泪瓦斯”,结果,他手下卫兵枪一响,杀死三十多名请愿老百姓,造成震惊全国的“成都血案”。<br /><br />其实,自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已经彻底暴露。精英阶层中如李鸿章之流计划“求洋人擅长之技,而为中国自强之图”。又是出洋考察,又是选派幼童到美国留学,又是大兴洋务运动,好像真在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振兴中华。可是,1881年6月28日,总理衙门照会在美国的幼童出洋肄业局,令全体师生尽速返华。原来,1879年,新任留学监督招幼童们到华盛顿使署中“教训”。各生谒见时,均不行拜跪礼,发现幼童们在美国所接受的教育,显然会将他们培养成旧体制的掘墓人。那一百多名留美幼童,受“境外敌对势力”影响,已成为中国精英阶层心目中不可饶恕的“思想犯”。<br /><br />从这件事可看出,自1881年至1911年的三十年里,清王朝只专注于所谓的“经济体制改革”,根本没有也不打算改革独裁专制的政治体制。尽管经济在世界上保持GDP第一,军事貌似强大,拥有号称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却只能吓唬老百姓,在中日战争中输得一踏糊涂,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引发以康梁为首的“大学生运动”。然而,这场勃兴于六月里的北京爱国学生运动,不过一百多天,遭到“垂帘听政”的慈禧残酷镇压。诚如容闳剖析:“最大之真因为行政机关之腐败,政以贿成。上下官吏,即无人不中贿赂之毒。……官吏既人人欲饱其贪囊,遂日以愚弄人民为能事。于是所谓政府者,乃完全成一极大之欺诈机关矣。”大学生的鲜血并未换得风雨飘摇的清王朝长治久安,连“血债派”最后也不得不打出“政改”口号,但“老佛爷”如同有特异功能,算定百年后有个“无视定律”,学着这也“不搞”,那也“不搞”,即所谓的“五不议”。更令国人愤懑的是,经再三拖延实行的“宪政”,搞出一个“皇室内阁”,成员多半是“太子党”,余者全系“官二代”!人们终于明白,权贵利益集团嘴里喊的“政改”是愚弄大伙的骗局,目的在于麻痹人民的革命意志,作苟延残喘的缓兵之计。正如毛泽东的名言: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它就不倒。看穿专制独裁者嘴脸后,举国上下,满怀对权贵利益集团的无比仇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往往一点小事都会引发“群体事件”。四川保路风潮关乎一千多万人的身价性命,自必燃起烛天大火,造成埋葬专制王朝的历史契机。<br /><br />成都血案发生后,四川各地保路同志会愤而起义,不到一个月,全省大半州县被保路同志军攻占,宣布独立。惊慌失措的清朝统治者赶紧抽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武昌空虚,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br /><br />这一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似乎印证了《蜀警录》的警戒:“天下未乱蜀先乱”,其实不然。保路风潮固然在关键时刻起了关键作用,属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只算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br /><br />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薄熙来在重庆“唱红打黑”,藐视法制,严重违纪,复辟文革一套,成为“天下未乱蜀先乱”的始作俑者。<br /><br />薄熙来虽很快垮台,事情并没完。从四月至六月,重庆万盛区和双桥区分别发生上万人的群体事件,起因固为区县合并,官民矛盾之尖锐,早已超越事件本身意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月8日,有关“巴中市区一名醉酒协警殴打学生引发万人堵路”的消息,在微博和巴中本地网络论坛转发,引起网友和市民的热议。波诡云谲的是,党的生日刚过,7月2日,小城什邡,因钼铜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引起成千上万人游行示威,青年学生甚至打出“我们可以牺牲,我们是90后”的悲壮口号,接着,有学生从汉威赶往什邡声援,而警察动用震爆弹和催泪弹驱散群众,群众也用石块、瓶子还击……<br /><br />某些海外人士对四川近来发生的一切,很有点幸灾乐祸,仿佛川娃子一闹,中国马上面临天下大乱、革命爆发的糟糕局面。这是不了解四川人的性格所致。不但在四川,即或在外省,只要有大批四川人聚居,大小也会弄出动静来的。譬如,6月下旬,继去年增城新塘、潮安古巷之后,中山市沙溪镇连续两天爆发大规模冲突,这是广东发生的第3宗四川人与当地人的大PK,起因是一名重庆少年与当地一名小孩发生矛盾,被当地治安队捆绑殴打,激起来自四川等地民工的愤怒,近万人一度包围镇政府。这是不是证明,不仅仅在本乡本土,哪怕在外省,只要有四川人,就会出现“天下未乱蜀先乱”的状态?<br /><br />非也。宋代四川人张唐英曾说:“朝廷治,则蜀不能乱;朝廷不治,则不唯蜀不顺,其四方藩镇之不顺,亦不下于蜀者。”这段文言文用现代话语解释,即是,政府如果有公信力,四川不会乱;如果政府失去公信力,不但四川理不顺,其他地方也会乱套,而且祸乱程度不下于四川。事实上,近几年里,全国各省包括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繁烦发生规模不等的群体事件,平均每天达300余起。<br /><br />由中国当前社会心态和舆论现象不难看出,官民对立情绪越来越严重,民众普遍存在仇官心理。只要发生矛盾,人们往往毫不迟疑地指责当官的,支持老百姓一方。正如马晓莉形容那样,现在就差他妈的振臂一呼了。究其原因,改革开放三十年里,只抓了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纹丝未动。不但纹丝未动,由于倡导“闷声发大财”,一切向钱看,各级官员利用手中公权力,不择手段敛财,形成权贵利益集团。这个集团,或垄断全民资源据为己有,再反过来,运用这些全民资源剥削全民;或乘企业改制,鲸吞国家集体财产,致使数以千万计工人下岗,贫困交加;或在建设项目中偷工减料,贪污受贿;或卖官鬻爵,上下其手;或官商勾结,暴力拆迁,大搞圈地运动,让无以数计的平民和农民失去家园和土地,流落街头……甚至,百年树人的教育圣殿也变成官员的摇钱树和奸污女学生的“局票”。<br /><br />一句话,相当数量的官员,做事没有政治伦理底线,集权制度下的官本位思想和手法,在他们身上得到最大效应的膨化。而老百姓遭受当官的凌辱作践后,每每找地方申冤,却因为专制体制和官官相护,不是被踢皮球,就是当作精神病“诊治”,再不,干脆送到黑监狱关押起来,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冤狱遍地,呼号无门!<br /><br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既然为人表率的“父母官”都是这种“强梁”做派,老百姓的思想行为也搞乱了。生活在这种社会,好人也会变成坏人,坏人则变得更坏。品质差、道德观念薄弱的,干起坑蒙拐骗、假冒伪劣、偷抢奸淫的勾当弄钱。于是,食品安全、医疗药品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安全等问题,层出不穷,以致有人讥讽,这是个“互相投毒”的时代。坚守道德的,在受到伤害时,性情暴烈者,来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而更多的公众对政府尤其是一些基层政府部门的执政能力和合法性,产生强烈的质疑和不满,一出现问题,总是指责政府。以是,群体事件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激烈。人心思乱,唯恐天下不乱。这叫“天下未乱人心乱”。<br /><br />当官的了不了解当前中国社会心态和舆论现象呢?他们完全知道也完全了解。可恨的是,他们不为国家、人民和党作想,叫花子烤火,各顾各。他们不是改进自己工作作风,完善个人道德,不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倒是心怀鬼胎,把自己直系亲属和所敛财产转移海外,当裸官,只想乘机捞最后一把。一旦形势不妙,就脚底揩油,往国外溜之大吉。成克杰所谓“共产党快玩完了”很典型,很有代表性,很能透露大多数官员心理。这也叫“天下未乱人心乱”啊!<br /><br />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不随群草出,能后百花荣。只有坚持政治体制改革,人民真正获得幸福和尊严,才能收拾人心,中国才不会天下大乱,才可能平稳过渡到一个自由民主法制的现代社会。<br /><br /><em>2012•7•8</em><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