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主轉型途徑

中國民主轉型途徑*<br />: 再思孫中山建國程序論<br />1)<br />曾建元(臺灣中華大學)<br />&#8544;. 前言<br />&#8545;. 建國程序論之提出<br />&#8546;. 建國程序論之實踐<br />&#8547;. 建國程序論之檢討<br />&#8548;. 結語<br />&#8544;. 前言<br />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在一百年以前, 即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在建國的<br />理想和實踐的方略上提出了具體的藍圖, 其建國理想即為實現民族主義、<br />民權主義與民生主義之三民主義共和國, 而其建國之革命方略則為軍政、<br />訓政到憲政的建國三程序.<br />孫中山所處的時代, 中國歷經了五千年未有之變局, 西方帝國主義挾船堅<br />砲利, 在鴉片戰爭中由英國率先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而藉由工業革命和資本<br />主義發展的力量, 在全球經濟霸權的競爭中, 將中國納為各國工業產品的原<br />料供應地和世界市場. 建立在農業社會基礎之上的封建中國宗法一體化之<br />超穩定結構, 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首先, 農業經濟不敵資本主義工商業<br />的競爭力, 國家財富流失, 人民陷入貧困; 更者, 原有的封建君主集權和官<br />*本文宣讀於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十三日上午國立國父紀念館假該館中山講堂第一會議<br />室舉辦之&lt;紀念孫中山: 華人文化與當代社會發展&gt;國際學術研討會第六場研討會,<br />感謝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吳秀玲的評論.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台海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