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报关心浦案友人书

<br /><em>&#8220;书展&#8221;归来,见志强。先报近况,引文都是原话&#8212;&#8212;</em><br /><br />(一)病情略有好转,目前的难点是膝盖疼痛。此症旧有,当年的大夫说是缺钙所致。已请求自费服钙片,估计可以批准。<br /><br />&#8220;血糖空腹时8.6&#8221;。<br /><br />因治病,需夜食,可以买鸡蛋、牛奶做为补充。<br /><br />(二)交谈有底气,时露笑意,看来精神状态比前此为好。<br /><br />(三)提审的范围与内容,无变化;有三点具体情况前此未涉及:<br /><br />第一,在境外各次演讲的内容;<br /><br />第二,与美国驻华大使交谈的情况和内容;<br /><br />第三,业务收支涉及的&#8220;发票&#8221;有的不合规范。<br /><br />我问他在&#8220;日记&#8221;问题上有没有新情况。答复笼统:&#8220;无非是人来人往的事&#8230;&#8230;&#8221;(加删节号,只是表明他的情态,不涉及具体情节。)因没有条件讨论,我的疑虑未能排除。<br /><br />(四)提审的前提和条件有些变化。<br /><br />&#8220;现在是隔一两天提审一次,不是天天提了。&#8221;有时不是审讯,&#8220;纯属聊天&#8221;。&#8220;周永康被立案审查的公告没加&#8216;同志&#8217;,都说到了&#8221;。有时干脆告诉我,&#8220;顺路来看看&#8221;。<br /><br />(五)问他对案件发展前景做何估量,他说:&#8220;渺茫&#8221;:&#8220;不排除中间发生变化的希望&#8221;:&#8220;这得看形势的发展&#8221;。这三点,他是连贯起来一气呵成的,我之所以分述,是想请诸君关注阶段性的重点。<br /><br />听后我说,&#8220;没料到我们的估量竟如此一致!&#8221;此刻两人情难自禁,相视微笑。<br /><br />(六)或因&#8220;渺茫&#8221;,他有读点书的强烈要求,希望得到《史记》、《资治通鉴》(以上二书要中华书局标点本)、《新概念英语》(大字版)、几本《辞典》。<br /><br />(七)他关心经办的未结案是否会对当事人产生负面影响。我告诉他:所里步律师与何北高律师正在逐一核处,&#8220;所&#8221;里很支持。<br /><br />因谈及讼案,他说:经办的案件中有个问题涉及严重犯罪,必须举报。(注:考虑到目前应当保密,恕不明指)此事高律师清楚,请他马上与当事人联系,争取同意&#8220;狱中举报&#8221;。他微笑着说:&#8220;还可以立个功呢!&#8221;而后补充一句:&#8220;涉及的问题十分恶劣,太恶劣了,不能容忍!&#8221;他希望8月12日以前有个定论。<br /><br /><em>以下,再报其他相关情况&#8212;&#8212;</em><br /><br />(一)孟群夫人委托告知的事项,包括心态、按摩、饮食等等,逐一做了转述。重点强调了夫人的想法:&#8220;要信佛。&#8221;&#8220;外面的事,所有的事,不用他操心,先把身体搞好再说。&#8221;<br /><br />(二)他问我:&#8220;外面情况怎么样?&#8221;<br /><br />&#8220;什么情况?&#8221;<br /><br />&#8220;咱们律师的,还有人在炒(吵&#8212;&#8212;我不知其本意,限于时间,未问)么?<br /><br />我说:个别情况,总会有的。这段,好多了。<br /><br />又问:&#8220;**是否还在激烈地闹呢?&#8221;(按:&#8220;还在&#8221;,说明他听到过或推断过什么事,我没问来由。)<br /><br />我说:&#8220;最近没听到什么,应该是平静了。&#8221;<br /><br />此时他把话题一转笑着问我:&#8220;你的压力是不是很大?&#8221;(按:天晓得来自何处!)<br /><br />我惊异于他在这方面的机敏聪慧,面对他的坦率,我只能快语以对:&#8220;你又不是不了解我,压得服么?&#8221;他听了笑得有点灿烂,似乎想安抚我一下,又有点说不出口。他的心,我理解。<br /><br />会见出来,我对李瑾说:&#8220;看他多聪明,外面的情况他都能估计到。&#8221;李说:&#8220;毕竟是资深律师嘛!&#8221;<br /><br />我闻此语难禁戚戚。<br /><br />(三)他问&#8220;申请取保候审是不是又驳回了?&#8221;我说:&#8220;驳回了。&#8221;<br /><br />他一再地、反复地感谢朋友的关心和对他家人的照顾。感谢所里的关注与帮助,要我们&#8220;问夏霖和同事们好!&#8221;还特意加了一句:&#8220;他儿子考上大学了吧?&#8221;跟着补问:&#8220;振红的儿子考上什么学校了?&#8221;(李已实告)又说,告诉我儿子,&#8220;学习要靠自力&#8221;,不能靠外助。<br /><br />最后报告有关律师的调整情况&#8212;&#8212;<br /><br />(一)交谈中我接过李瑾的话题,告诉浦,基于与李瑾签定的委托协议马上到期,考虑到夏霖律师再三催促&#8220;换马&#8221;,遵从&#8220;浦案亲友团&#8221;的意见,商请河北高广清律师继李瑾律师充任&#8220;被委托人&#8212;&#8212;现阶段辩护律师&#8221;,志强同意,分别签署了&#8220;委托书&#8221;与&#8220;撤换书&#8221;。<br /><br />(二)我表态说:李律师的这段工作,&#8220;吃了辛苦,做得比我多,比我好。&#8221;请浦尊重这一事实。他欣然同意,反复念叨:&#8220;谢谢李瑾!谢谢夏霖!&#8221;(估计他考虑到李是夏的律师团队成员)<br /><br />(三)我告诉他,会马上与高律师联系,转交&#8220;委托书&#8221;。<br /><br /><em>结尾的话&#8212;&#8212;<br /><br />我判断,浦案的侦查范围已无能扩展,侦查内容不会有急剧性的变化,尽管控方会依法&#8220;补充侦查&#8221;,也仅止于补充时限而已。总而言之,&#8220;前哨战&#8221;似已告一段落。&#8220;攻坚&#8221;将至,阵前换&#8220;将&#8221;,应为兵家之常。至于如何布阵,怕只能在收到&#8220;战表&#8221;之后审时度势,有针对性地谋划了。<br /><br />两月狱炼,浦处于持续进步的渐佳状态。我们配合合拍,没有发生重大失误。<br /><br />各方友好的鼓励与支持,对前段律师工作是莫大鼓舞;同行间的指点、指导乃至指摘,大多属于具体的帮助。浦案有社会影响,各类人物都会发声,或有噪音,应属常态,也是好事,更何况这是人家的基本权利!我体会较深的是,不可把个人的理念、往日的个案经验,一律当成办理各案的圭臬甚至真理,把自己用来一时顺手的方法抽象化、绝对化,这样会产生失误、会跌跟头,对此我将牢记。</em><br /><br />&#8220;亲友团&#8221;接受建议,组成&#8220;三人辩护小组&#8221;,此议早经志强赞同。人选,我担心网上为此又起风波,没对他明说,但他表示:&#8220;你定。你定的,我不会有意见。&#8221;&#8212;&#8212;这话是前次会见时说过的,这次没有提及。<br /><br />我会为浦案尽心尽力,无论何时何地。<br /><br />感谢诸位对我健康的关注,可堪告慰的是:&#8220;状况尚佳,偶有小恙,幸无大碍。忽忆关汉卿散曲《不伏老》名句,试模拟为结:我能做一个骂不怒,压不服,捶不扁,打不垮的&#8221;讼事翁&#8220;么,朋友们?此意权作对于若干质疑&#8221;网语&#8220;的总体性回答,不知是否有当?<br /><br />2014年8月1日,于北京<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