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img alt="徐晓的微博(BBC中文网图片30/11/2014)&q […]
每月存档:2014年11 月
儒家谱系 . 自由主义 (1994)
若干年后,中国大陆将来如果跨越了那道基本的“门槛”,出现了重大的政治转变,我仍然相信它不可避免地带有原先的一些重要特征,包括儒家的历史传承,甚至也包括几十年来中共加诸在它身上的精神和文化特征。简言之,它一定是在既定的历史文化基地上重建。
我认为,只有在那种精神氛围下,儒家的更为深厚的精神资源才能得到发掘,也许才真正称得上出现“儒学的第三期发展”。因此,当有人提到“儒家自由主义”时,我并没有“词语组合矛盾”的感觉。而林毓生教授最近对传统价值“创造性转化”的再思与再认,也涉及儒家与自由主义的衔接问题,因此是很重要的。
毛片在中国的启蒙意义被低估了
这几年,很多文化人在谈论1980年代,怀念中国1979到1989的新时期改革年代,可是,谈论那新时期十年的思想启蒙和新潮涌动、云飞浪卷,怎么能不谈性觉醒呢,怎么能不谈毛片的文化先锋作用呢?或多或少的,中国一代电影人都从毛片中获益良多,在谈论中国的文化启蒙时,毛片被有意地忽视了,毛片的启蒙意义被低估了。
孔子学院的画皮
所谓“孔子学院”,都是没有法律保证、没有学术资质、没有校舍教师的“三无学院”。在运营上,每一所孔子学院的共同点都是亏损,巨额亏损。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运作模式与财务状况不透明。也因此,孔子学院一方面成了中国政府填不满的窟窿,一方面又成了教育部官员任意提取各国货币的取款机。但美国大学教育是不得忽悠人的,进入美国大学的科目,必须符合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于是乎,中国设在美国的60多所“三无”孔子学院,全部得滚蛋。
民国与文革中知识分子的命运
近代中國不同时期知識人狀態的关键词:
1、北洋时期:尊重,觉醒,骨气,生活优裕;——
2、抗战前期:尊重,优抚,学术成就;——
3、抗战时期:尊重,困苦,艰苦卓绝,大师辈出;——
4、台湾时期:尊重,困苦,困顿中发展;——
5、新中国时期(49年–76年):打击,灭绝人性,思想禁锢,无人格,无骨气。
學者、建制轟開錯藥
<p style="margin-top:0pt; margin-bottom:0pt; pa […]
後雨傘運動:告別政治冷感的年代
無論結局如何,「雨傘運動」已為香港政治運動揭開了新一頁,其成因、發展和影響,均有待我們一一發掘和探討;這幾十天的經歷,也將大大改變參與者對政治參與的看法。佔領運動固然為本地經濟民生帶來一定成本,亦產生了種種複雜的法律爭議,但若果我們漠視佔領所透視的政治經濟學問題,抗爭運動不見得會就此消失,香港也只能繼續內耗。
高永文:佔旺多衝突 增急症壓力
<p style="margin-top: 0pt; margin-bottom: 0pt;& […]
城大生﹕毋懼恐嚇 嶺大生﹕唔好屈服
<p style="margin-top: 0pt; margin-bottom: 0pt;& […]
國民黨慘敗 何秀蘭引述與港局勢相關
<p style="margin-top: 0pt; margin-bottom: 0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