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学联致前特首董建华公开信

董先生曾提出:“学生是香港的未来。今天的学生当中,会有香港将来的特首”。学子罢课之初,本地财团大举北上,后爆发雨伞运动,可见独沽一味以本地工商界为本的政策,已再非管治良方。如今问题,在于大部分港人不满港府与中联办乱政败港、不满工商界垄断本港发展空间,营造特权城市。与港人对话,肯定公平公正的民主制度,方为我城出路,长远反映民情,从而裨益管治。

当周暖男遇上方舟子

原来爱国必得青筋暴突、声嘶力竭、一往无前地去示爱,党国始赐予绵绵恩泽,更断然封了方舟子的号。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国信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一语道破天机,原来党国立志要打造“自己的大V和话语领袖”。可怜这一浇铸模具,严重拉低了中华文化的水准。话语领袖倘由党意志去度身打造,只能生产垃圾和渣滓。周小平一登龙门,即贻笑于天下,岂独是周本人的悲哀,更是党国的笑话。(本刊首发)

三次偷渡到占领:八十二岁的梁伯

十月廿四日的深夜,见到82岁的梁伯,带着一张蓆一件外套,尝试在金钟找一个地方留宿。年轻的一代或许不知道,第一代的公民抗命,源自偷渡。偷渡固然犯法,但其实大多数香港人的上一代,就是冒了这个险走到香港。
在五六十年代偷渡到香港的一代人已经渐渐离去,而愿意坚持初衷,继续起来反抗不公义的人更是少之有少。
那一晚我就拿著录音机,磨蹭坐到梁伯旁,请他把故事由一九六一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