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佔領運動背後最大力量

創新和科技不只是政府眼中用來發展經濟和創造金錢利益的工具,而是改變社會文化的一股力量。互聯網有能力帶來更民主、更開放、更自由的世界,難怪想阻擋這個潮流的人,看見新一代的年輕人會運用科技爭取他們要得到的社會公義,會如此懼怕。只要愈來愈多人認識和懂得使用科技,他們就自然會運用創意推動社會改變。只為經濟發展而一面支持科技,另一面卻全不了解互聯網開放、自由、平等理念的人,是虛偽,還是無知。

即使犧牲小我 難以完成大我

議員辭職發動變相公投算得上是一種犧牲小我以完成大我的做法,可是實際操作起來十分棘手,第一個湧現的懸念是「誰來犧牲」?各黨各派有各自的盤算,絕非學生領袖想得那麼單純。就以二○一○年的五區總辭為例,當時泛民陣營意見分歧,民主黨對此不以為然,到頭來所謂變相公投的實際作用並不顯著。這次,儘管民主黨的態度比較積極,表示樂意參與,但該黨主席劉慧卿仍然擔心「雙輸」,即是有機會輸掉本來的議席,且今次辭職的議員不能再參加補選,換上新人的勝算恐怕未必最有把握;就算贏了補選,倘中央不退讓亦始終無可奈何。

撤退與否 還看政府

相信很多市民跟我一樣,衷心期待特區政府和平解決今次政改爭議。政治是妥協的藝術,妥協須靠雙方各走近一步才可達致,而政府是擁有權力的一方,肩負的責任最大。梁振英及政府高層勿存僥倖之心,以為拖延策略便能陰乾這場運動。特區政府責無旁貸,必須盡快提出可行的解決辦法,避免香港演變至不可收拾的局面。

辭職公投自廢武功徒勞無功

政治運動從來經常攻守兼備,進退有度。當前在三個佔領區如火如荼的「雨傘運動」是我們向北京當權者、特區政府的攻勢,是爭取真普選的「利器」。立法會的三分一議席是我們保持否決權,守護市民權利自由、民間社會的屏障。辭職公投行動卻極可能把我們的攻與守都削弱,令民主運動變成攻不銳守不穩。相關團體還是擱置這個計劃吧!

也说马克思和庞巴维克

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也并非马克思独创,而是来源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威廉.配第、大卫.李嘉图等)。因此,为了否定马克思的剥削理论,而全部推翻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恐怕难以服人。《资本论》第一卷给我的印象是,从商品二重性到剩余价值的分析过程,不但没有谬误,反而是它的精华与主要贡献所在。它不但令人信服地说明了人类的脑体劳动,是财富增加和物质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而且揭示了科技革命的内在激励机制。
那麽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究竟错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主要错在两个地方:一是马克思从“剩余价值论”过度引申到“剥削论”,这个错误最为严重;二是他从第一个错误出发,进一步否定市场……(本刊首发)

庞巴维克早就驳倒了马克思——纪念庞巴维克逝世100周年

过去有很多人反对利息,理由就是,钱本身不能生育,钱不会自己增值。可是根据迂回生产的理论,钱可以生育,钱可以自己增值。如果你不是把钱用来自己直接消费,而是用来投资,也就是把钱变成生产手段生产工具,然后再用这些生产手段生产工具去生产,你就会事半功倍。你付出同样的劳动,却获得了比原先多得多的收益。毫无疑问,在这里,先前的投资是有功劳的。你必须把新增加的收益归功于投资,归功于资本。钱能生钱,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