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光明磊落 民主生生不息

<p style="margin-top: 0pt; margin-bottom: 0pt;"><span style="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發起「和平佔中」運動的戴耀廷先生、陳健民先生、朱耀明牧師昨天聯同天主教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等到中區警署自首,坦然為發動及參與佔領運動承擔責任。暫時警方只是蒐集了他們的個人資料及作了簡短的談話,將會有甚麼後續調查,會提出甚麼控罪起訴暫時還不清楚,但不管怎樣,三子及陳樞機等對自己應負的法律責任肯定不會迴避。有參與「雨傘運動」的學生、市民對三子自首的做法不理解,不認同,有的甚至認為他們自首將會進一步打擊運動及參與者的士氣,但我們認為三子自首是慎重、負責任的做法,貫徹了運動的初衷,展現了對非暴力抗爭的堅持,是值得肯定及支持的。</span></p><p style="margin-top: 0pt; margin-bottom: 0pt;"><span style="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br /></span><span style="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三子策劃及發動「和平佔中」是為了爭取真普選,是希望把香港的民主制度、民主精神向前推進,好讓民主的種子在北京處處設防、建制派死抱特權的情況下可以撒得更廣,埋得更深,成長得更茁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三子不惜打破以往的爭取方式,確立以違法佔領重要街道為抗爭手法,希望以強大的決心及壓力促使北京當權者及特區政府明白市民對真普選的訴求、希望以自我犧牲的精神感召更多市民參與爭取民主的運動。</span></p><p style="margin-top: 0pt; margin-bottom: 0pt;"><span style="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br /></span><span style="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從撒下民主種子,牽動市民參與的層面來看,三子推動的「和平佔中」及由此演化而成更波瀾壯闊的「雨傘運動」可說成果豐碩。80萬人參加了民間公投,50萬人參與民主大遊行,數以十萬計市民投身佔領及抗爭運動,到現在超過60天運動仍在持續。更重要的是,「雨傘運動」展現了市民特別是年輕一代敢於有夢,敢於有作為的態度,他們在困難的環境中堅守三子力倡的和平非暴力精神,用無限的創意為運動譜寫一頁頁動人的故事,讓香港變得不一樣,讓全世界對香港刮目相看,更為香港民主運動添了一支強勁的生力軍。</span></p><p style="margin-top: 0pt; margin-bottom: 0pt;"><span style="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br /></span><span style="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只是,三子跟所有善良的香港市民一樣低估了北京當權者的橫蠻及麻木不仁,低估了689政權的卑污冷血,低估了警察的殘暴陰險。當權者及他們的爪牙不僅對「雨傘運動」的訴求不肯正面回應,不僅很快就把對話大門封得死死,還借助國家機器、政權力量滋擾、打壓「雨傘運動」,以不同方式包括暴力傷害參與運動的市民、學生,甚至連採訪的新聞工作者也要捱專政的鐵拳。到最近一、兩星期情況進一步惡化,手執大權及大量殺傷力武器的警察一再如失控般追打撤退中的市民、學生,又以各種陰謀詭計製造抗爭者轉向暴力的假象,以作為加倍以暴力打壓學生、市民的藉口。星期一凌晨到早上那個黑暗的時刻,大批市民、學生被打得頭破血流,遍體鱗傷,還被拘捕拘留。</span></p><p style="margin-top: 0pt; margin-bottom: 0pt;"><span style="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br /></span><span style="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顯而易見,以佔領為主要手段的非暴力抗爭已無法構成足夠的政治壓力迫使當權者讓步,卑鄙的當權者則加強以各種不同的方法包括赤裸裸的暴力傷害參與運動的學生及市民。另一方面,長時間的佔領運動對一般市民的影響及不便與日俱增,直接間接削弱了他們對「雨傘運動」以至民主運動的支持。在這樣的情況下,在避免市民、學生受到更多傷害的考慮下,的確有必要檢討、改變抗爭策略,改變留守佔領區進行抗爭的做法。作為運動重要發起人的佔中三子今次選擇自首正是希望促使抗爭策略改變,正是希望促使市民、學生對運動未來走向多作思考。</span></p><p style="margin-top:0pt; margin-bottom:0pt; "><span style="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br /></span><span style="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對自首行動有保留的人說,自首等同認輸,等同放棄運動的成果。首先,自首本來就是和平抗爭運動的一部份,是敢於承擔責任的表現,是自我奉獻犧牲的表現,根本不存在認輸不認輸的問題。至於「雨傘運動」的成果從來不在佔領區存在與否,甚至也不在於短期的政治成果包括對8.31落閘方案的小修小補,而是在於人心,在於民主的素養有沒有提升,在於民主意識有沒有深入社會各階層。只要想想旺角從購物街變成「鳩嗚革命」發源地就不難看到民主意識如何遍地開花,就能明白「雨傘運動」的巨大成果。有了這樣的經驗,我們在民主路上的戰友只有更多,大家的腳步只會更有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