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div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div> </div> <div style="overflow: hidden; zoom: 1; font-family: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medium; background-color: #ffffff;"> <div style="float: right;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left: 10px;"> <div style="padding-bottom: 5px;"><img src="http://www.chinese.rfi.fr/sites/chinese.filesrfi/dynimagecache/338/0/2782/2080/344/257/sites/images.rfi.fr/files/aef_image/2014-11-17T210509Z_1743347622_GM1EABI0C5801_RTRMADP_3_CHINA-INTERNET-MEDIA.JPG" alt="资料图片:上海某地网吧。图片摄于2009年1月5日" title="资料图片:上海某地网吧。图片摄于2009年1月5日" width="344" height="257" align="left" /> <div style="font-size: 13px;">资料图片:上海某地网吧。图片摄于2009年1月5日 <div style="font-size: 13px;">路透社/Aly Song/Files</div> </div> <div style="font-size: 14px; margin-bottom: 1em;">作者 <a href="http://www.chinese.rfi.fr/auteur/%E4%B8%8A%E6%B5%B7%E7%89%B9%E7%BA%A6%E8%AE%B0%E8%80%85-%E6%9B%B9%E5%9B%BD%E6%98%9F" style="outline: none;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333366; font-weight: bold;">上海特约记者 曹国星</a></div> <p style="margin-bottom: 30px;">经过2012年以来的清网(清理网络谣言)行动、整治大V等行动,中国互联网舆论的审查官员们似乎已有了前所未有无比的自信。根据国信办副主任彭波的说法,2014年中国的互联网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中国的互联网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正能量”充沛,中国的网络空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清朗”。</p>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medium; background-color: #ffffff;"> <div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1.6em; font-family: Georgia, Times, \’Times New Roman\’, serif;"> <p>彭波是在今天(12月17日)上午在成都举行的“移动舆论场的舆论引导成都论坛”讲这番话的。此次论坛由由国信办指导,人民网主办、成都市网信办承办,邀请了胡锡进等亲政府大V参加。</p> <p>该论坛设有《政府新媒体应用策略》《主流媒体和移动舆论场的引导》《拓展做好网上社会工作》和《移动舆论场生态及治理》四个分论坛,基本上是一次官方引导网络舆论的成果总结大会。</p> <p>此次会议还发布了引导舆论的所谓八条《成都主张》,包括:</p> <p>政务新媒体与主流媒体加强互联互通,畅通政务信息的发布渠道,加强服务信息的策划能力,提升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政务新媒体为主流媒体提供更多政务信息,满足公众需求;主流媒体要成为政府声音的中转站和放大器,联手设置议程,实现舆论引导合力。</p> <p>政务新媒体和主流媒体做好移动舆论场的信息把关人,联手建立谣言过滤机制,对移动互联网空间传播的谣言第一时间进行证伪辟谣等。</p> <p>彭波称,2014年是中国移动舆论场发力的一年,中国的移动舆论场,相对过去的PC舆论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p> <p>千元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民众,跨入现代信息社会,手机与个人用户的强关联,在PC互联网时代争议颇多的网络“实名”制,一夜成为现实。和PC时代的互联网不同,移动互联网是社交的互联网,无社交,不网络。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是“可信互联网”,面对超海量的信息,对传统主流媒体及官方机构,是挑战更是机会。</p> <p>彭波称,移动互联网是可视化的互联网、个性化的互联网,是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网民在接入互联网以后,并没有进入一个天下大同的群体,进去的是一个一个小的相对封闭的社群。这些变化,正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新常态”。</p> <p>彭波认为,尊重和掌握互联网规律,用互联网的方式搞定移动互联网的难题,是移动舆论场的互联网思维核心。这包括5个方面的思想:主动、平等、即时、数据、O2O。<br /> 他称,中国过去主要是说应对网上舆论,应对网上舆情,这是处于“防守”状态。在移动舆论场,用户和网民是“上帝”,官方正从疲于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型。</p> <p>民族主义小报《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的论坛发言则略微悲观。</p> <p>胡锡进首先直言不讳,他说“我的真实感受就是舆论很难引导,无法引导的。所以我们提出舆论引导任务,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任务。”</p> <p>胡锡进说,“我觉得宣传部门应该告诉政府这个舆论很难引导,不要对舆论引导抱有过高过多幻想生喧哗是舆论场现实。我们说把互联网关了,那是最好引导,既然互联网是开放舆论空间,一定会有众声喧哗,各种各样的声音,这是社会规律,社会越想一致的时候,负面的不一致的声音一定会出来,这是规律,改变不的。”</p> <p>他最后又说,“虽然有时候我们看到很平静,好像舆论引导成功了,但是很多东西依然存在,我经历过兰斯拉夫,经历过苏联解体,我知道有些东西是在一夜之间能改变的,所以我们要真正抓住民心,真正把党和人民沟通起来,这是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p> </div> </div> </div></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