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世界的天敌- -中国逻辑

易中天先生曾将中国逻辑归为三点:问态度,不问事实——问动机,不问是非——问亲疏,不问道理。我的归纳不如他缜密,却更具体,所指更为鲜明。
中国逻辑的第一表征,是国情论,即用国情为吾国的一切症结辩护,为一切罪孽洗白。
第二表征,是辩证法。
第三表征,是诛心,即易中天所云“问动机,不问是非”——须知心之为心,动机之为动机,恰在于不可测问。
第四表征,是附会。第五表征,是混淆:从混淆公私,混淆道德与制度,到混淆是非,混淆善恶。

浦志强的妻子孟群给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一封公开信

尊敬的习主席!这封信您可能永远不会看到,因为我不知道该怎样才能把它送到您的手上。即使您看到了,也可能没有时间看内容。在您的眼里,这些都是小事。但是,对于身为平民百姓的我来讲,夫君被关在监牢里,头上顶着四项重大罪名,天塌了!我很绝望!我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可以帮助到他。请您慈悲为怀,让我的夫君回家吧!

“占中”三子总结行动

占领问题暂时解决,但政治困局仍然存在。中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本月8日至12日,以电话访问1011名市民,有近5成被访者不满政府的处理表现,有近53%被访者认为政府需要具体让步来解决政治局面,认为不需要的有约37%。
至于立法会应否通过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方案,认为通过的增加至约38%,与九月的调查对比,比率大幅上升至近四成。而认为应否决方案的是43%,比下次调查下跌10%。

许倬云《华夏论述》:中国不是一根筋到底的历史

无论在民族、疆域还是认同上,这个“华夏/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很庞杂和包容,你可以称之为“天下帝国”,也可以称之为“中国共同体”。为了表达对于族群与文化的多元主义,也为了理解目前这个庞大的(多)民族国家,人们很容易追溯汉唐,觉得那个天苍苍野茫茫如穹盖般笼罩八方的天下帝国,就是“华夏/中国”的基础。许先生就曾用“天下国家”来说明汉唐中华帝国,也曾用“双重身份”、“双重体制”来描述异族征服王朝。在这种包容性的“华夏/中国”论述中,无论是北朝胡人君主、唐太宗,还是后来的蒙元与满清皇帝,都可以算是“华夏”的统治者,无论是北朝、契丹、金元,还是满清,都可以是“中国”。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书评

什么会是中国的“新常态”?

官方曾汲取教训,坚称绝不冒然干预市场,随意增加货币供应量,即使是在去夏发生严重的”钱荒”、老板跑路、跳楼新闻不绝于耳之时央行也拒不出手相救,虽然损失不小,但却增加了人们对中央稳定货币政策的某种信任。
但现在却突然降息,表明这种政策面临不得已的困局。市场融资发生严重困难,尤其是支撑经济增长的支柱之一房地产业面临严冬,须扩大贷款,维持局面,否则即使今年勉强达到预期的增长7.5%,明年开局却将面临更严重的经济下行压力,到年底或许搞不好会跌至6%以下,造成连锁反应,酿成社会政治危机。

價值觀衝突與中港互信的重建

中港兩地要展開良性互動、重建互信,減緩價值觀的衝突,需要兩個前提:一是中共高層的互信、自信,不再把權貴家族衝突的硝煙燃燒到香港;二是港人的互信,達成對真普選的共識,對行使《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所承諾、所賦予港人的民主權利的共識。這兩個前提的實現,必然是路漫漫其修遠兮,但有夢想總好過絕望,有夢想才會有方向、有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