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立民间组织生存愈发艰难

对中国独立的公民团体,特别是从事有关劳动者权利、法律宣传和艾滋病患者歧视等有政治争议的工作的人来说,这是个危险时期。长期以来,这类团体一直在中国界定模糊且不断变化的官方容忍范围内艰难求存,但它们也成了致力于社会事务的公民的港湾。然而,在习近平的领导下,共产党大幅度收缩了可容忍的活动范围,让外界担心,在极具约束性的中国总体政治生态中,这些拥有更高开放度的小领域可能很快便会消失。

被指「港獨」只因為沒有外國勢力

自香港開展爭取真普選以來,兩年多市民意願表達的一再升級——從提出佔中到大規模佔領運動,和中共港共的不斷打壓——從白皮書到人大八三一決定,儘管引起國際媒體和公眾關注,但可稱之為「勢力」的外國政府卻從不置一詞。奧巴馬到北京參加APEC,談到香港也只忙於撇清美國沒有介入,而沒有表示對香港人爭取真普選的支持。英國國會要派團來香港視察中英聯合聲明執行情況,被中共拒絕入境並說中英聯合聲明已經失效,英國沒有作適當反應。曾鈺成說他所接觸的外國駐港領事,都主張香港人應對政改方案「袋住先」。早前英國政府向國會提交香港半年報告,提到希望特區政府與立法會議員達成共識,為年內通過政改鋪路。在在說明西方國家不但沒有支持香港的佔領運動,甚至為了維持與中共的戰略關係或經濟利益,包括在香港的利益,而不想開罪北京。

如何尋找「真民調」?

怎樣才能在民調中取得三分二、甚至八九成的支持?除了廣告宣傳、落區推銷及閉門游說,政府會否口惠而實至,推出一個較為民主、公平及開放的建議,以順應和爭取中間分子的支持?有意轉軚的議員其實應該趁機向政府盡力爭取,不應「不戰而降,坐享其成」,予人任由政府擺布,給什麼也會逆來順受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