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center" style="color: #222222; font-size: 12.8000001907349px; font-family: \’Songti SC\’; background-color: #ffffff;"><br /></p><p align="justify" style="font-size: 12.8000001907349px; font-family: \’Songti SC\’; background-color: #ffffff;">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黎安友(Andrew J. Nathan)发文认为,<wbr>中国政府对全球民主发展有6大消极影响,是威权主义榜样。<wbr>民主国家应该将自己的民主搞得更好,以阻止民主倒退。<br /><br />著名中国问题专家、<wbr>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黎安友在2015年第一期《民主期刊》<wbr>上发表的文章从6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对全球民主进程的消极影响:<wbr>1、给世界威权国家树立榜样;2、间接推广威权主义价值观;3,<wbr>在威权国家群集团扮演主要角色;4、试图破坏现存民主机构;5、<wbr>帮助威权主义政权续存;6、试图重塑国际机构,抵制国际批评。<br /><br />文章指出,中国从战略得失的角度来看待民主推广、人权外交、<wbr>人道介入和国际刑法,<wbr>把这些看做是西方削弱对手和扩张影响的途径。为了对抗西方,<wbr>中国倡导“主权至上”、“不干涉”、“文化多元化”和“<wbr>互相尊重”等原则,否认“普世价值”,<wbr>认为是西方势力试图借此颠覆其他政权。<wbr>中国外交政策更多的是出于战略利益考虑,目前看来,<wbr>中国还没有表现出“传教”式对外推广威权模式的冲动,<wbr>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外交政策对世界民主没有负面影响。<br /><br />黎安友教授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wbr>他不认为中国目前的外交政策是基于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外交政策<wbr>。只要从谁那里能获得所需要的东西,中国就跟谁建立友好关系。<wbr>同时,因为中国在发展经济、管控国内社会矛盾、<wbr>压制对当局的挑战、强化军力等方面比较成功,<wbr>鼓励了世界上其它的威权政府:<br /><br />“我并不认为中国如今推行的外交政策是基于政治思想意识的、<wbr>或特别介意它跟什么样的政权打交道的外交政策。我认为,<wbr>中国追求的纯粹是,哪些国家能够给它提供某种战略利益、<wbr>或者能够提供对某种能源的准入权,它就与哪个国家发展友好关系。<wbr>但是,由于中国这些年来在发展经济、维持国内秩序和稳定,<wbr>以及加强其军事实力方面做得还是相当成功,<wbr>这对世界各地的许多独裁政权起到了一种鼓励作用,使他们觉得,<wbr>也许自己也能成功地维持其统治,<wbr>而用不着在各自国内进行民主改革。<wbr>而中国对这些独裁政权的支持更是起到了在全球范围内阻碍民主进程<wbr>的作用。”<br /><br />黎安友的文章说,中国当局在国内保证政权不受挑战,<wbr>在国际上追求经济和安全利益,对世界民主的未来带来消极影响。<wbr>中国提倡“互联网主权论”,和俄罗斯一道推动国内互联网立法。<wbr>中国拒绝参与国际刑事法庭,给苏丹、叙利亚、<wbr>朝鲜和斯里兰卡的统治者带来好处。中国反对有条件的国际援助,<wbr>反对把援助和人权问题挂钩。随着中国更加富有,<wbr>必然会进一步帮助其他威权政权,<wbr>这可能会减缓过去40年民主在世界上的发展,<wbr>甚至有可能导致世界民主倒退。<br /><br />黎安友教授表示,中国的富有和强大是好事,<wbr>但中国当局利用实力在世界推广非民主价值,支持非民主政权,<wbr>对全世界民主进程将起到严重的阻碍,甚至倒退作用:<br /><br />“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如今变得越来越富有,<wbr>而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所增加,这本身是件好事,<wbr>但中共政权却在世界上推广独裁统治的价值观,<wbr>这对世界民主进程起到了消极作用。<wbr>中国对那些与之关系密切的国家,例如像朝鲜、柬埔寨、或苏丹,<wbr>伊朗、或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等,<wbr>提供各种类似如何监控互联网等诸如此类的技术帮助、<wbr>以及其他种类的支持,因为中国希望这些政权保持稳定。<wbr>而这些政权的稳定虽然对中国有利,<wbr>但却不一定对这些国家里的老百姓有利。”<br /><br />黎安友教授表示,中国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民主进程,<wbr>取决于民主国家的表现。民主国家抵制中国影响力的最好方法,<wbr>就是让自己国内的民主表现得更好。从目前看来,<wbr>中国的战略环境还不允许它全面地挑战民主模式。<wbr>目前中国最主要的目标是确保国内稳定;与周边国家搞好关系;<wbr>应付随时可能爆发的地区性危机,如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危机。<wbr>中国还要考虑它在世界资源和市场的准入权,<wbr>若试图破坏另一个民主政权,会得不偿失。事实上,<wbr>中国既没能阻止缅甸的民主化进程,<wbr>也没能说服朝鲜实施经济自由化改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