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div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div></div> <div id="headerimg" style="float: left; margin: 0px 15px 20px 0px; display: table; width: 400px; font-size: 18.6666660308838px; background: #333333;"><img alt="HK-State-Book400.jpg" height="484" src="http://www.rfa.org/cantonese/news/HK-education-03312015092225.html/HK-State-Book400.jpg/image" title="HK-State-Book400.jpg" width="400" style="height: auto;" /><div id="headerimgcontents" style="height: auto; overflow: hidden; margin: 0px; padding: 0px;"><div id="headerimgcaption" style="color: #ffffff; float: left; margin: 0px; box-sizing: border-box; padding: 0px 10px 5px; width: 400px; background-image: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size: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background-position: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span style="display: block; font-size: 14px;">去年2月出版的《香港城邦论II光复本土》。(图片来自天窗出版)</span><div id="zoomattribute" style="color: #999999; position: relative; top: 0px; font-size: 10px; float: right; width: 380px; margin: 0px; height: 0px; vertical-align: middle; background-image: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size: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background-position: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div></div></div></div><div id="storytext"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 #333333; background-color: #ffffff;"><div><div></div></div><p style="margin-bottom: 15px; line-height: 20px; font-size: 14px;">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教协)将学者陈云撰写的《香港城邦论》列入今年中学生好书的候选名单,遭亲中的教育工作者联会(教联)批评散播“港独”思潮;教协回应表示,一直希望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培养独立的想法。(戴维森报道)<br /><br />在亲中报章《大公报》周二(31日)刋出的报道指,教协每年主办、香港公共图书馆协办的“中学生好书龙虎榜”,由60本的候选书籍中,选出“十本好书”,成为中学及出版社的推荐书本;候选榜其中一本书,是岭南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陈云的《香港城邦论II光复本土》。<br /><br />报道访问教联会长黄均瑜,他担心这本入围候选书目,会令“港独”思想入侵校园。他认为,现时“港独”有蔓延的趋势,不少人在推波助澜,学生难免受到影响,部分学生更可能被推上前线。加上学生为了挑战权威、反对建制,以及虚荣心作祟,容易受到“港独”的迷惑。<br /><br />他指出,教协一向鼓吹校园自主、反对“政治干预”,现时向心智未成熟的学生,推广“港独”书籍。他说,如果学校发现学生有这种思想时,必须作出辅导。<br /><br />报道又批评,候选书籍由筹委会选出,但选出的准则及机制未有公布,令人怀疑是“黑箱作业”或有“政治考虑”。<br /><br />教协副会长、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叶建源对本台说,这些候选书籍是由教育界等推荐,希望让学生多看不同书籍,多角度思考。<br /><br />叶建源说: 一些出版社、一些作者、老师推荐,同学看完后,当然会去思考这些书的内容,然后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其实都希望学生能够看多些不同的书籍,不是只看一种的观点、一种的想法。<br /><br />叶建源对教联的批评,认为言过其实。 <br /><br />叶建源说: 这不过是其中一本,还有很多其他的书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内容各方面。我觉得,如果用一本书来说我们散播某一种思想,我想是言过其实。 <br /><br />而将于周三(4月1日)正式担任学联秘书长的罗冠聪表示,学联未来纲领是“命运自主”,初步构思会与院校师生商议香港的未来愿景,议定一份学界约章;主要由教授和学生商议,对未来的教育、政治、经济等范畴的愿望。<br /><br />罗冠聪表示,所追求的平等政治权利,会否令外界误会是“搞港独”? 他指,相信一国两制本身的原意,是确保香港独立自主、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如果一国两制发挥好,可以从制度上的体现;但假如发挥得不好,可能“港独”会是其中一个思潮。<br /><br />至于学联会否再发动大型抗争活动,罗冠聪指,未有决定,要视乎时机。<br /><br />另外,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葛佩帆,上周于特首答问大会提及反水货示威时指,有市民在占领运动后,“香港有一些警察就拉人、法官就放人”,纵容激进暴力行为。<br /><br />律政司周一晚发出声明,希望社会人士不要作出任何可能构成藐视法庭或损害司法独立的行为。<br /><br />律政司长袁国强周三澄清表示,并非针对任何人士,但批评也要有限度。<br /><br />袁国强说: 司法独立是非常重要,所以,法官怎样处理要绝对尊重。法庭怎样处理不是说完全不可以评论,但亦有限度,所以,要在几方面取得平衡,不希望在评论或讨论处理涉及社会秩序的诉讼或处理方法时,影响香港的法治。<br /><br />一个名为“珍惜群组”的团体十几名成员,周二在高等法院外请愿,要求法官严惩占领运动的示威者。代表指出,示威者滋扰市民生活及破坏经济,影响香港法治的声誉,但就没有人因为霸占街道而被起诉,团体亦质疑部分占领人士蒙面,企图逃避法律责任。他们要求法官严惩,亦请律政司及司法部门把关,回复安宁法治的社会。</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