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外一首)

蒼穹————

穹頂凝雲久不飛,——傳烽古堞換風旂。——

蒼天死後皇天立,——夷使回時雁使稀。——

煉石憑誰分五色,——占星何計著三微。——

堯湯盛極休橫議,——自有囊封入紫闈。(本刊首发)

中国段子(选辑之一)

十骂美国报刊。谁的黑幕都敢揭,谁的丑闻都敢捅。从尼克松到克林顿,一个个总统被弹劾,哪个麻烦不是你们在捣乱?天天就想着曝光,一点也不讲主旋律,一点也不顾全大局,一点也不管舆论导向,从来不正面宣传,从来不提供正能量,就应该取缔你们,封了你们。轻则定你个寻衅滋事,重则定你个颠覆国家。

地方政治民国化与逃离极权

伴随着央地矛盾的加剧,财政联邦制的出现,地方的民国化也可说明地方政治的本土性在增长。我们可以从国民党中央集权建立在民国初年联省自治的联邦之上,并且为共产党加深,可以看出在共产党的统治下,地方本土政治与党国体系有着内在而永恒的冲突,被压得几乎死了;但会随着党国的削弱而重新复活,这可以从潮汕等地的农民抗争看出迹象。这是一个地方本土性逐渐上升的过程,而镶嵌在地方与中央的割裂割据关系之中。政治是公共事务,并不是只有政府垄断的才是。党和政府之外一样有政治,如同城聚会的民间政治。地方的民国化还可以从同城聚会的民国化看出。只不过当下的同城聚会不够同城,本土化不足,被中央集权和改革话语所祸害,如果继续下沉和趋于革命,就会从自己脚下做起,从本土话题做起,形而下层面进去本土议题维权,形而上层面比中共更高一步,走向民国认同,这正是地方政治民国化的展现。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

现代新加坡的创建者、国父李光耀(Lee Kuan Yew)因病去世,享年91岁。他是二战后亚洲最受人尊敬和富有争议的政治家之一,在他去世之前,他也是亚洲依然健在的最后几位独立运动领导人之一。
他认为自己取得的最为伟大的成就是,在长期腐败横行和政府效率低下的东南亚宣扬了良治理念。但他以遏制新闻自由等民权为代价实现了自己的这一目标。其子李显龙从1911年選舉结果中解读出一个信号:新加坡人对他父亲那种专制作风的延续正变得越来越不满,于是他承诺未来要加大协商力度,从而让政府在换届选举之间也对选民负责,而不仅是在投票日。

人民日报:38小时的挣扎——不是昨天的回忆,而是不灭的希望

一九八九年六月三日,一个周末之夜,当北京复兴门外木樨地响起第一排枪声之后,写历史的中国人再也不会有昨天。无论是祭一周年,还是两周年、三周年……,血迹永远鲜目,不会因时间而蒙污尘埃。“淡化”,只是少数几个人的一厢情愿。

以中共“喉舌”自喻的人民日报,其编辑和记者,因四·二六社论忍辱负重,一些内情外人并不知详。这种追忆当时三十八小时的心情,也许可应验中共领导人此前常用的一句口头禅:党心民心、人同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