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失蹤之謎:有關1989真相的一個推測

在北京戒嚴,在和平時期調調動大批軍隊,這是小事情嗎?如果見個戈爾巴喬夫就真的要準備十四天的話,那麼,北京戒嚴這樣一件大事,難道鄧小平僅僅用了半天就決定了?決定之後,幾十萬軍隊從八方調來,倒是不用四十八小時就完成了?如果我們想像這些軍隊本來已經待命,是不是更為合理一些呢?那麼,他們是什麼時候開始待命的呢?推測是在四月底五月初,鄧小平失蹤的這段時間裡,應該也不是全無來由吧?

官员不作为,如何问责? 前中央委员蒋洁敏庭审认罪,密集审判季节来临? (视频)

历时两年的强力反腐,造成中国官场“官不聊生”,更无暇问政。很多官员“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处于瘫痪状态。上星期,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誓言要对忽视民生、为官不为的庸政、懒政“动刀子”、“出重拳”。然而,整治官员不作为的“刀子”在何处?重拳又应打向哪里?

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13号(星期一)开庭对中共前中央委员蒋洁敏进行了一审,并且宣布将择日宣判。被控受贿、滥权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蒋洁敏被认为是前常委周永康的心腹,也是十八大以来中央委员中落马的第一人。中共反腐运动的密集审判季节是否来临?这一案件的处理是否为解决周永康定下基调?它是否成为习近平政权反腐下一步的风向标?时事大家谈继续请时评人进行分析。

「袋住先」的國際標準就是「袋一世」

政治學的有關理論研究和實證結果都不支持「袋住先」。然而,如果細看具體擺在港人眼前的以8.31人大常委決議為基礎的政改框架,以及北京那麼強硬地一再否定任何「優化」承諾的提議,便知政改方案一旦通過,以後不劣化就已經很幸運,遑論優化!其實,如果大家回想《基本法》及有關承諾在18年來的實踐中是優化了還是劣化了,就會更加明白政改方案通過之後的後續變化。